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羅麗娟
增加公交密度、延長公交服務時間、省內首例持卡乘車5折優惠、公共自行車標記綠色出行實質性一躍、國內首批“智慧”校車開啟信息化校車時代……近兩年來,中山市公共交通刷新了公交建設速度,在短短的時間內搭建起了城鄉一體化的公交網絡框架。
在今年的文明城市測評中,幾乎每一項內容都關系到公交系統。公交工程不僅成為民生之義最敏感的溫度計,同時也是一個城市窗口最直接的展示臺。日前,該集團董事長陶仕飛接受了南方日報的專訪。
◎改革路徑強勢政策推進強勢行動
南方日報:在做這個訪問前,我們曾在沿路的幾個公交候車站上問過乘客同一個問題,就是對中山這兩年的公交環境有什么直觀感受。大家的回答基本上差不多:一是班次多了;二是票價便宜了。作為這兩年中山民生工作的亮點工程,您是如何評價中山公交近年來的發展軌跡的?
陶仕飛:希望這些乘客說的是真話(笑)。中山公交的改革從2008年就開始了,但這兩年的進步和改觀確實是最大的。
首先不能忽略的是,這次改革的進行是通過政策強勢推行來保障的,強勢政策下才有強勢的行動。比如說薛曉峰書記先后8次體驗公交出行,比如將改善公交環境連續兩年名列政府工作報告“民生實事”前三名,這都是一個很強烈的政策導向。
中山公交體系的規模不算大,但是我們在抓住這個“起步”的契機還是花了力氣的。舉個簡單的例子,目前我們即將投放的“長鼻子”校車,就是全國首批“智慧”校車;LNG新能源汽車,我們也是較早投入使用的城市;公交優惠服務,目前我們是全省最大的。
1、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校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rxwzzj.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校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master@xiaoche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