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南方報業網
作者:林達
[導讀]橘色校車緩緩停下,搖臂展開“停行”標志,整條道路,靜止下來。車門打開,下來一個背書包的小孩,他帶上迎過來的小狗,很放松很自信,橫跨過專為他留出安全通道的公路。
(何籽/圖)
歷史中駛來的橘黃色校車
美國每天有一半的中小學生,將近兩千六百萬孩子,乘坐四十八萬輛校車,行駛在城市和鄉村。被稱為是美國最安全特種車的橘黃色校車,漫漫長途,一路從歷史中駛來。
我家在美國南方的農區。前幾年有一天,我發現小牧場的公路邊,突然豎起一個菱形交通牌:前方為校車停靠站。原來是鄰家小男孩到了上學年齡。他家在高坡的緊下方,有一點視野障礙。為了校車和小男孩不被剎車不及的車子撞到,根據法律,必須豎這樣一塊警示牌。一塊交通警示牌只為他一個人,那個小不點兒的男孩。
美國每天有一半的中小學生,將近兩千六百萬孩子,乘坐四十八萬輛校車,行駛在城市和鄉村。被稱為是美國最安全特種車的橘黃色校車,漫漫長途,一路從歷史中駛來。
橘黃色的校車誕生了
美國的校車制造最早可追溯到“韋恩制造”。韋恩建廠于1837年,到十九世紀中葉即以建造校“車”聞名。那時的校車還是行駛鄉間的馬車,那時的美國農家常常不成村落,就是一個個房子被大片田地圍繞。學校遠,交通不便,就有校車的需求。
最初大家也就是在馬車架子上安個遮風擋雨的帆布棚,座位沿著車廂圍作一圈,開窗只是把遮擋窗洞的小帆布卷起來。后來就改成比較像樣的車廂了。不過當時車速慢,鄉間交通稀疏,交通安全根本不是問題。
二十世紀初,馬拉校車的車廂終于被裝上汽車底盤,成了卡車式校車,校車也漸漸開進了城市。
在1910年,美國已有30個州有了專門的校車。1913年,福特汽車建造了自行設計的校車,每輛售價700美元;1920年代,校車有了玻璃車窗;1930年,老牌校車商“韋恩制造”推出了第一個全鋼車型,其他廠商開始跟進。
那時的全鋼車型,已經很像我們在1950年代乘坐的公共汽車了,有76個座位。那時,制造廠家以吸引顧客為目標,各自制定車型規范,開出廠門的校車也是五花八門。
有個三十多歲的年輕人卻在一直默默關注和研究著校車。他就是鄉村教育專家希爾博士(Frank W.Cyr)。希爾博士對各州校車都做了廣泛調查,他發現美國孩子乘坐的校車幾乎什么樣子都有:少數19世紀的馬車還在用;在堪薩斯地區農村,甚至還有用拉小麥的馬車送學生的。校車顏色、圖案千奇百怪,有的校車干脆以紅白藍的國旗三色作裝飾(顯然還沒想到車身顏色與安全相關)。
校車生產廠商在抱怨,因為缺乏統一標準,影響規模生產,成本難以降低。更令他不安的是,幾起嚴重的校車交通事故。他意識到,馬車時代并不突出的行車安全問題,在汽車公路時代會變得越來越嚴峻。
在希爾博士的努力下,洛克菲勒基金會出資聚合了來自48個州的交通專家和官員、校車制造商、涂料商等等開會討論。那是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年代,一個關注鄉村教育、39歲的普通學者,就這樣發起和組織了美國第一個堪稱劃時代的“校車標準化”會議。
會議首次為美國校車制定了44條標準,例如車體尺度、橘黃色涂料的配方標準。會議制定的大多標準,都在以后的歲月中逐漸被新標準替代了,但是美國校車的橘黃顏色,歷經時間考驗,一直留到今天。希爾因此被美國人稱為“橘黃色校車之父”。
(沈茜蓉/編譯綜合 李伯根/制圖)
惟一考量就是安全
1989年4月,希爾博士參加了紀念首屆校車研討會五十周年的午餐會,他回顧說,當年制定標準的唯一考量就是安全。
以校車的橘黃色為例,當時反復考慮,就是要找出特殊醒目的色彩,使得哪怕在晨曦和暮色中,校車都能被清楚地辨別出來,并且后來有規定,不容許其他車輛使用同樣顏色。
但由于美國實行聯邦制,聯邦政府總是生怕對各州有越權干涉之嫌。所以美國的校車規范,是1940年代從各州立法開始的。1939年會議制定的標準在當時并無強制作用。它們只是因為合理,被廠商自動采納,同時給各州立法提供參考。校車的橘黃色,雖然很快被35個州立法接受,但是,明尼蘇達州就一直采用自己的金桔色,直到1974年聯邦立法才接受全國統一的橘黃色配方。
1939年以后,美國又陸續召開過12次類似會議,更新校車安全標準,一次次給州和聯邦的校車安全立法提供依據。
二戰后的“嬰兒潮”、城市擴張和學生人數大增,使城市校車數量劇增。1960年代,美國州際公路網的建立和公路現代化飛速發展,不論車速還是交通流量,都和戰前不可同日而語。交通事故隨之劇增。
當時出版了維權律師倫夫·奈德寫的一本書:《有速度就不安全》,以及國家科學院的一本報告《意外死亡和傷殘——被忽略的現代社會病》,引領了公眾呼聲,要求政府有所作為。
1966年,美國通過了第一部全國性的《國家交通和機動車安全法》,校車安全也隨之改進;1974年通過了聯邦《校車安全修正案》,納入此前各州對校車的一些重要規定。例如1946年在弗吉尼亞州開始使用的校車特殊警示燈;例如緊急疏散門;例如在1950年代就在各州廣泛使用的左側停車標志搖臂,即在校車停車、上下學生時,車身左側搖臂伸展,出示停車標志,擋住逆向車流,確保整條路的雙向交通都全部停駛以及加固車身等等的細節立法。
公路交通是一種危途
校車安全改進首先是“軟件”,即駕駛員的人為因素。校車駕駛員有特殊執照,有一系列特殊安全訓練,包括攝像頭對其監督。
法律的健全很重要,但執法也是重要保障。比如說,規定50座的校車,上級要求司機違法多加幾個學生,司機怎么辦?按照法律,即便是職務行為,即便司機是在執行上級命令,假如出事上法庭,檢察官只要能證明司機明知違法還在執行,那么,他必須和下令的上級一起接受制裁。每個校車司機在上崗之前,都要簽字認定:自己已經了解相關法律。簽字的文本,將存檔作為“知法”的證據。
至于硬件方面改進則變成了曠日持久、非常枯燥的大規模調查、技術試驗、數據、分析、結論、改進,周而復始。
公路交通是一種危途,完全避免交通事故幾乎不可能。美國在1970年正式建立的“國家公路安全交通管理局”認識到,既然人為事故不可能完全避免,就必須在“耐撞力”上下功夫。2002年4月,管理局提交了《校車安全:耐撞力研究》的長篇報告,仔細分析了1990年至2000年之間的校車事故,提交了大量的沖撞數據,為國會立法作參考。
于是,校車車體的每一個細節、連接點,都經歷了一次次立法的不斷加固加強。結果,就是悍馬車撞上去也只能造成校車極輕微損傷。
2006年美國成立了校車理事會,再次匯合各校車制造廠、各州和國家學童交運協會、政府相關官員等等,集各方意見,向國會發出聲音。他們不斷對校車提出新的改善標準,走在聯邦和州立法之前。
對校車的改進不能保證事故死亡率為零。但是,多年來法律逐步規范,已經使得事故明顯下降,降到最低。1990年至2000年,美國運送學生的校車每年事故死亡平均為8.5人,其中司機死亡為2.6人。
2006年美聯社公布過校車理事會的調查數據:美國校車運輸安全已經遠高于其他任何形式的運輸,例如飛機、鐵路和私家車。一個孩子坐在校車里,比坐在父母駕駛的汽車中安全13倍;比坐在一個近二十歲年輕人駕駛的汽車中安全44倍。
那是我們在鄉村經常遇到,也最喜歡看到的景象:橘色校車緩緩停下,搖臂展開“停行”標志,整條道路,靜止下來。車門打開,下來一個背書包的小孩,他帶上迎過來的小狗,很放松很自信,橫跨過專為他留出安全通道的公路。路對面是一棟簡樸的白色農舍,老橡樹下,等候的母親把跑來的孩子輕輕擁入懷中。
下一篇
歷史中駛來的橘黃色校車
1、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校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rxwzzj.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校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master@xiaoche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