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太平洋親子網
作者:
美國:校車不能隨便超
一個個四四方方的黃色廂式客車,行駛在美國各大城市的公路上。只要車門一開,就會自動伸出一個寫著"stop(停)"的紅色牌子,同時從右前方"變"出一條1米多長的欄桿。這就是在美國最具特權的校車。只要它稍一"變形",后面的車必須停下。如果貿然超車,不僅要被罰款,嚴重時還會丟了駕照。可以說,校車的"待遇"甚至優于救護車和消防車。
據統計,在美國,坐校車的安全系數是坐私家車和公交車上學的40倍。聯邦政府和各州為校車制定的法律法規,總共竟有500項之多。同時,各州每年都要開會專門就校車進行討論,每5年開一次全國性會議。法律還規定,小的校車容易受沖撞出事,因此在它的每個座位上都配有三叉安全帶;大校車雖比較安全,但也裝有防撞安全裝置。校車對司機也有嚴格的要求,孩子上下車司機要核對名字,不得疏漏。
此外,有的學校甚至給教師增加10%的工資,要求他們放學時送孩子上車。經過長期統計,校車管理部門發現每星期的前三天最容易出事,且絕大多數發生在回家途中,因此可以針對這一時段做"重點突擊"。
日本:校車必須有老師
日本政府對校車安全的重視緣于今年7月27日的一起"校車事故"——某托兒所校車送孩子上學時,一位老師誤以為所有孩子都下車了,而忽視了坐在最后一排睡覺的孩子。老師在課間發點心時才發現少了一個人,但已經晚了。這個孩子就這樣在車里呆了3個小時,以至于中暑死亡。事件發生后,接連幾天成為日本各媒體的頭版頭條,該托兒所也立即被查封。
而今,各幼兒園和小學明確規定,校車上除司機外,還得有兩名幼兒園老師幫著照顧孩子。每次上車時,老師必須先下來數孩子,并送上車,自己最后再上;下車時,老師則要先下來,再數一遍人數,挨個扶下車,親手交給家長。"那起事故給了我們當頭一棒,也讓我們清楚地認識到孩子生命的脆弱,他們需要呵護,一點大意不得。"記者孩子所在學校的老師稱。
由于70%的孩子需要乘校車上學,而有的幼兒園只有一輛校車,因此只得打時間差——將校車分成三條路線,輪流接送。早到的孩子早上學,晚到則反之。這樣也緩解了擁擠的交通,有利于減少交通事故。其實在日本,乘校車還算比較安全。校車駕駛員很少有年輕人和老人,大多是經驗豐富的中壯年。日本交通事故通報中,基本聽不到校車被撞。
泰國:司機多是女性
為緩解首都曼谷擁堵的交通狀況,每學期開學前,市政府都會向家長們發出倡議,盡可能讓孩子乘校車。同時,鄭重承諾會保證孩子的安全。由于學校條件不同,校車質量也不同,一般都是可供十幾個孩子坐的空調面包車。由于路途遙遠,很多孩子一上車就睡覺,此時工作人員必須時刻盯著每個孩子,以免煞車或有意外發生時磕著碰著。
由于有家長反映,女司機比男司機更細心,因此泰國規定,盡可能讓女司機駕車。這樣一來,不少原本用私家車接送孩子的家長才放心讓他們乘校車。此外,泰國的校車都有安全燈,在交通擁擠的區域會一直閃黃燈,此時其他車大多會自覺的"避讓三分"。
由于泰國校車是根據乘車線路分配的,因此一輛車上可能既有幼兒園的小朋友,也有高中生。此時,老師通常要求大的照顧小的,也為彼此提供一個學習相處的機會。尤其是一些國際學校,學生來自不同國家,校車就像個"小聯合國",混雜著各種各樣的語言。
下一篇
國外強化校車安全措施-奧地利
1、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校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rxwzzj.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校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master@xiaoche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