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源:大眾日報
作者:劉江波
核心提示
近日,4輛高標準的“小鼻子”校車先期在平陰縣孔村鎮投入試點運營,由此標志著平陰校車邁出了非常關鍵的一步。待64輛校車配備到位后,總共1500多萬元的購車款以及每年600多萬元的運營成本對財政狀況并不寬裕的平陰縣而言,顯然是一個不小的考驗。面對高成本的壓力,該如何破解?又該如何讓校車運營適合本地土壤?在校車上路之后,還有哪些問題待解?
高標準校車為孩子減負
13歲的李洪納出神地望著車前室內鏡中自己的影像,手里還在把玩著座椅上的安全帶,忍不住拽了一下旁邊的同學,兩人開心地笑了起來。在平陰縣校車運營啟動儀式上,坐在新車內的李洪納和她的同學就此開始了自己的校車之旅。
這是一輛嶄新的“小鼻子”校車,為了適應山區和鄉村道路的情況,車型較小的校車成為了當地的首選。整車為43座,座椅的設計完全按照小學生的體量,配備有急救箱、GPS定位、緊急逃生門等,并且還備有專門的陪護人員座椅。
李洪納坐在第一排,已經連續三年騎自行車上下學的她,這是第一次坐上校車。對于像她一樣的小學生而言,除去剛剛體驗到的新鮮感以外,更多的意味著自己不用再早起,不用再忍受上下學路上的風吹、日曬、雨淋。“騎自行車的話,需要半個小時的時間到學校,如果遇到下雨或者下雪會更麻煩。不過,現在頂多10分鐘就到學校了。”李洪納說,“我早上還可以多睡一會兒呢。”
“感覺校車要更加穩一些。”校車駕駛員尹遜先已有30年的駕齡,經過了比較嚴格、甚至于苛刻的選拔才得以上崗。他告訴記者,校車的運行在鄉間路上時速不能超過40公里,在國道上不能超過60公里,否則就會自動報警。
按揭購買破解成本壓力
“必須要有一個實體機構來管理校車,比較合適的辦法就是成立一家公司,實行‘政府主導、公司運營、部門監管、財政獎補’的模式。”采訪中,平陰縣教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據平陰縣的摸底調查顯示,全縣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就學半徑在2公里以上的學生有5802名。在“小鼻子”校車到來之前,這些學生主要依靠30多輛社會車輛出行。而這些車輛除了接送學生外,還要進行正常的營運。
但是,購買校車的成本卻成為校車落地運行的一大障礙。據平陰縣校車運營領導小組成員李懷勇介紹,為測算整體成本,校車線路、每輛車的損耗維護、油耗和運營司機的工資等事項都被考慮在內,同時結合國家新頒布的校車標準,在物價、交警等多個部門的配合下,最終結果需要新購64輛校車,購車款總共1500多萬元,每年需要600多萬元的運營費用。
1、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校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rxwzzj.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校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master@xiaoche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