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源:山西晚報
作者:房華
2011年11月16日,甘肅慶陽市正寧縣榆林子鎮;12月12日,江蘇徐州市首羨鎮。
年終歲末,不到一個月,36名小學和幼兒園的孩子,命喪求學路。
12月21日,更可悲的一幕發生在云南: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丘北縣,24名學生乘坐馬車,這種原始的交通工具,上學途中,遭遇車禍,兩人命喪黃泉。
“孩子是祖國的未來;孩子是八九點鐘的太陽;孩子是花兒朵朵;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吆喝了這么多年口號,不知有點良心,有點責任感的國人,該如何面對這般純真早逝的孩童,這般無辜凄慘的眼神?
校車質量差、監管不力、超載、超速……看起來,一連串不正常的因素導致慘禍不斷發生,但是,拷問每次校車事故,你會發現,所有不正常的背后,都有“正常”的理由。
比如:校車質量。甘肅校車事故中的校車是改裝車,改裝的理由是幼兒園資金不足,能用上汽車接送,算老板的好心,政府沒給錢,叫幼兒園怎么辦?
監管不力是因為多重管理,學校、交警、運輸部門,交織在一起,誰都管,誰都不管;超載是因為車不夠,學生住得分散,一趟拉不完,多拉幾趟耽誤上課時間;超速是司機素質的問題,素質高、有經驗的司機有幾個?
微博上,一組圖片廣為流傳,那是中國出事的脆弱校車和美國對抗悍馬的彪悍校車的對比圖。美國校車的安全程度,已為大家熟悉。但是,要知道美國是經過了一百多年的實踐,而校車對大多數中國人來說,還是一種新生事物。
既然這么多問題都解決不了,那么,車禍就無法避免,偶然背后就有必然。但如果這么慘痛的必然非得讓孩子們用生命來承擔的話,那么,我們一定要找出那些最該負有責任的人,向他們發出良知的拷問。
細節決定成敗。縱觀近年來發生的多起校車安全事故,出事地點大多是在城鄉結合部或鄉村公路上,為什么?
首先,對于校車這種特殊的交通工具,我們沒有起碼的法律保障體系,導致該重視的沒重視,特殊工具無特權。11月27日,在第五次全國婦女兒童工作會議上,溫家寶總理表示:“要求國務院法制辦在一個月之內制定出 《校車安全條例》”,要讓校車成為學生安全的流動校舍。至此,我們對校車安全的法律保障,剛剛起步。
其次,校車事故多發,與近年來實施的農村中小學布局調整,也叫“撤點并校”改革不無關系。國務院法制辦近日公布了《校車安全條例(草案征求意見稿)》,草案中提到解決校車問題的一條措施是:“調整學校設置規劃,保障學生就近入學或寄宿制學校入學,縮短上學距離,減少交通風險”。顯然,草案間接承認了“撤點并校”增加了學生的交通風險。
2001年,《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出臺,之后,“撤點并校”以狂風暴雨般的態勢橫掃了中國廣袤的農村。教育部統計資料顯示,1997年全國農村中小學校數量為512993所,到2009年減少為234157所,總量減少了一半還多,平均每天消失農村學校64所。
撤并的理由是:農村學校分散,生源減少,教育資源無法合理配置,撤并之后有利于縮小城鄉教育差距,減少教育不公等等。一時間,各地政府積極響應,通過撤點并校,減少了辦學點,進而減少了辦學投入,學校整合后,突出了辦學的規模效益,提升了政府的政績。
事實上,這種想當然的改革,更有利的是“政績”的彰顯,對百姓和孩子們來說,隱患逐漸浮出水面:首先,每一所學校的減少,意味著周邊學生上學路途的增加,加上落后的交通狀況和失控的交通管理,交通事故頻發;其次,每一所“巨無霸”學校的形成,導致教學、住宿、吃飯、衛生等資源的嚴重不足,甚至有學校無法提供充足的午餐,以致為農村學校提供免費午餐,成了今年蔚為壯觀的民間公益運動。
二次世界大戰后,加拿大和美國也曾興起了一場公立學校“撤點并校”運動,但人家有政府的大量資金支持,有各大生產廠家的百年經典校車積淀,加上相應的法律制度的保駕護航,所以,沒有出現民眾抱怨、漏洞百出的局面,得改革之利而驅其害。
而我們呢?十年之后,弊病漸現。12月24日,國家相關負責人表示,要給全國的中小學生都配上校車,需財政投入不少于4600億,這么大一筆錢很難一步到位。校車配不上(且不說質量的問題),學校已撤并,你說怎么辦?
當然,我們不是要一概否定“撤點并校”的改革措施,但是不是到了該反思我們的改革一向缺乏整體和頂層設計的時候了?任何一項改革,初衷不能不說是善意的,但老是走一步說一步,摸著石頭過河,亡羊補牢,疲于應付,是不是有違改革的目的,以至貽害無窮呢?
更加讓人痛心的是,在處理校車事故中,我們某些官員的表現:
政府說教育資金不足,無力配置校車,但甘肅校車事故的現場,人們清楚地看到,不少當地官員的坐騎都是中高檔越野車,有錢給官員配車,沒錢給孩子們配校車?這說不過去吧?
云南校車(馬車)事故后,當地丘北縣教育局副局長趙承生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縣委縣政府對校車安全隱患曾進行了全面檢查,未發現用馬車做校車的情況。同時他表示,孩子上學還是徒步更安全。
這是一個負責任的政府官員的表態嗎?你們 “撤點并校”,孩子們不得不去十里外就學,沒汽車,只好坐馬車,出了事,你又說徒步更安全,請問,你天天走十幾里路上班?你家孩子坐馬車上學?
我們處在一個改革與發展的時代,各種社會矛盾日益突出,這個時候,恰恰是政府應該承擔責任的時候。任何政府官員要想獲得民眾之信任,首先必須是負有責任感,并且有較高的道德良知的。你的決策并沒有完善的民主監督,你的表態又缺乏起碼的負責態度,我只能用四個字形容你:尸位素餐。
權為民所賦,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這是一個政府的政治體系的根本目的,是一個稱職官員的基本道德要求,而不是什么高標準,更不是什么過分要求!
過去的已經過去,過去的還不能輕易過去。但愿孩子們的鮮血和生命,能喚醒國人麻木的靈魂,能喚回官員們基本的良知和道德底線吧!
上一篇
安全的校車屬于每一個孩子
1、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校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rxwzzj.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校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master@xiaoche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