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源:華西都市報
作者:李曉亮
校車條例,在這個春暖花開的時節,終于正式公布了。這個條例的出臺過程,曾夾雜了一些不堪回首的晦澀記憶。僅僅去年,有關校車事故的消息,就一再刺痛我們神經。尤其是甘肅正寧數十人傷亡的校車事故,讓人再也無法安坐。
那輛核準載客9人的面包車,在發生事故時滿滿當當塞了幾十個人。究竟是什么原因讓黑校車成為農村學生逃不開的選擇?一年中,到底有多少孩子在校車事故中離開這個世界,一年內類似悲劇又為何一再輪回,未曾止息?當然,這些問題的答案,讓人不忍直視,卻又不得不直面。
讓人難忘的是,正寧校車事故發生時,正是“校車安全條例”對外公開征求意見之時。自此后,從中央到地方,對校車安全的重視程度提升到前所未有的程度。溫家寶總理就不止一次強調,一定要盡快出臺制度保障校車安全。
如今,《校車安全管理條例》全文發布并正式施行。根據條例,高中生未納入校車服務范圍,而幼兒入園也以保障幼兒就近入園和由家長接送為原則。條例強調將對校車超員從重處罰。校車可在公交專用車道行駛,遇到擁堵可優先通行。
條例大部分內容,和去年底對外征求意見時基本一致。關于“校車司機須有3年以上駕齡、無酒駕記錄”、“幼兒就近入園”、“校車優先通行,機動車不避讓將被罰”等,其實都不算針對性的嚴苛要求,而只是一個文明法治社會的基本準則。
即便我們的校車安全條例姍姍來遲,即便包括校車事故在內的學生上學途中的遇險事故層出不窮,仍有網友在看完條例全文后,憂憤地表示,“校車條例實施后,實際上就是逼著民辦學校和幼兒園退出教育市場”。因為,“民辦學校本來經營就舉步維艱,這樣的規定只能讓它們雪上加霜。”
當然,雖說配備完備的校車交通系統,確實會加劇辦學成本,但這其實也是在彌補歷史欠賬。如果連最基本的學生上學放學路上的安全都保證不了,那么不管是公立還是民辦學校,顯然都是不合格的。而至于如何填平這塊成本落差,顯然還需要公共責任的兜底保障。
畢竟,就整體而言,教育投入此前一直不足。校車條例規定的應該配備校車而無此財力的所有學校,都應被納入公共財政的扶持范疇。否則,一刀切的政策,也會遇到見招拆招的走樣對策。比如,之前媒體就曾報道,河南汝州一些家庭作坊翻新的報廢車輛,搖身一變就成了農村校車。
若為了迎檢,偏遠農村地區都強行配備如此“校車”,自然讓人更為驚懼。校車條例的目的是為了學生安全,而非地方的面子。關于校車的技術標準和安全規范,我們都不缺,缺的只是執行和責任。校車安全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多部門聯動,需要全社會合力。只有合乎安全條例的校車,才能真正保護孩子上學途中的安全,才能徹底終結校車之殤。為了悲劇不再輪回,校車安全到底如何從紙面駛進現實,答案不言而明。
上一篇
司機遵章守法 校車才真的安全
1、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校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rxwzzj.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校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master@xiaoche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