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源:騰訊汽車
作者:孫曉紅
會哭的孩子有奶吃。
可是我們的孩子似乎不會哭,走幾十里路上下學的孩子不會哭,坐著破破的不合格的校車也不會哭,甚至有校車出了慘禍也不會哭,死了的自然不能哭,傷了的哭不出來,就只有我們看見圖片在心里哭。我們也哭得時間不長,以為上面有動作了,有規劃了就不哭了,哪知道,就算有了規劃,那也落不到實處。
這不,校車規定是出了,可是我們的孩子還在走路上下學,還在乘著不合格的擁擠的破車在擁擠的馬路上奔波。能入圍造車的企業也擴大了范圍,可是真正能造校車的企業也無非宇通和蘇州金龍這幾家。訂單也是接到了,可是遲遲無法開工,因為客戶方無法落實校車一年的養車費,這個訂單,就先放著吧。
我們的政府總是很忙,忙得出了這個政策,忘了配套政策,而且還由職能部門分工不同,經常出一些相左的法規。出了相左的法規原是為了自己的各種利益和政績,而像養校車費用這樣出錢的事情,自然是找不到債主,無人愿出。如果胡亂地規定了由某某出錢,那是做無用功。人人都會對收錢的事感興趣,沒有人上趕著拿錢出來。哪怕為了孩子,這孩子也不見得是自己孩子。
國家全面實施義務教育階段基本免費教育,免除了書費雜費學費。由財政撥專款支付學校辦公費用,每個學生每年約有幾百元不等。但是,就算這筆費用,也遠遠不夠日常開支,如果再加上校車費用,那幾乎是入不敷出。所以,不少學校采取用學生路費的辦法補貼校車費用,據說有的學校達到每人每次8元,一個月下來又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家長為此還寫信到了教育局。
所以,就算工信部出臺了生產校車準入標準,這些企業也未必能獲得定單,有了定單也未必就可以生產。很明白,一輛合乎標準的長鼻子校車,比起普通客車要貴上8萬元左右,就算財政撥款能湊足這筆錢,養車的費用,誰出?從哪里出?學校沒錢出,學生家長也未必有能力承擔這筆費用。
也許養車費用牽扯到了教育款項最深層最難辦的地方。在國人把考分看得如此重的今天,在到處都在搭車收費的今天,校車的使用的確成為了一個難題。有些貧困地區,會不會因此而讓孩子們校車坐不起、普通車無法坐,從而只能長途跋涉于鄉間小路?這種情況很有可能發生。
也許,有關部門會說,我們正在想辦法,我們正在籌款??墒?,我們的孩子們等不起。近來有關校車出事的新聞是減少了,但,孩子們到底是更多地走路上學呢,還是因為那些不合格的校車臨時加強了管理,風聲過后還會放松?
義務教育本來就不是個賺錢的行當。也不應該本著賺錢的目的來辦學。但是,教學環境似乎遠不是我們想象中的樣子,也遠沒有達到應該有的狀況。如果說,教學改革尚在艱難前行,那么讓孩子們有合格的校車乘坐,似乎只能是個夢想。
在工信部設置準入門檻之后,那些獲得校車生產資質的企業更容易形成規模優勢。目前,國內具有生產客車資質的企業數量在98家左右,但前十家企業占據市場65%以上份額,其中廈門金龍、蘇州金龍和宇通客車等占據半壁江山。既然國務院發布《校車管理條例》里關于籌款一項里有這樣的規定:國家建立多渠道籌措校車經費的機制,并通過財政資助、稅收優惠、鼓勵社會捐贈等多種方式,按照規定支持使用校車接送學生的服務。支持校車服務所需的財政資金由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分擔,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財政部門制定。那么,第一,財政部應及時出臺籌款辦法;第二,這筆款子專款專用,應該由教育管理部門直接按企業定單劃撥到生產企業手里;第三,養車的辦法也應及時出臺,否則,就算學校得到了校車,運營困難也必將導致有車不能用。
如果真的重視教育,如果有關部門及時行動起來,就算教育改革不能一蹴而就,單就校車的管理和使用,還是應該能夠做到的。
但就是這一條,又何其之難!就算實施了,孩子也未必就得到了合格的教育。教育及其相關問題太復雜,豈是一個行外人隨便置喙的。
不說也罷。只是不忍心再看到不合格校車的有關報道。
上一篇
讓孩子站在同一起跑線上
下一篇
校車整治要橫向到邊縱向到底
1、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校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rxwzzj.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校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master@xiaoche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