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源:中國客車信息網
作者:周愛高
提高準入門檻,有助于企業提升產品品質,讓校車的安全性得到最大的保障。為什么最終施行的《準入規則》便要反其道而行之,標準一降再降呢?
據記者了解,一是跟《校車安全管理條例》有關系,《條例》中明確允許改裝車廠也能從事業校車生產的。但導致《準入規則》降低的根本原因,并不是《條例》本身,而是企業、地方政府和使用、運營、監管等單位之間的利益搏弈所致。
據透露,校車生產《準入規則》門檻的降低,與地方政府的努力爭取有關。因為校車跟新能源客車一樣,國家出資金,但地方財政也要出錢補貼。地方政府自然傾向補貼本地企業,可以創造稅收和就業。鑒如此,如果校車準入門檻定得太高,很多地方企業就不能參與校車生產競爭,所以,地方政府希望能將準入條件降低一些。
除此,各區域的經濟發展水平不均衡,也是導致《準入規則》門檻降低的原因之一。因為,目前校車使用需求量最大的地方,仍然是一些邊遠山區、農村,那里道路崎嶇,財政能力又比較差,如果標準定得太高,這些地區會因為財力不足,校車售價太高,選擇余地不大而影響校車在當地的普及和推廣步伐。國家降低準入門檻,可能也是出于各地方財政能力和道路水平的通盤考慮。
不過,校車市場能否按照《準入規則》制訂者的初衷、各地政府的心愿,以及某些企業的期盼繁榮、發展,仍需時間檢驗。正如上汽通用-五菱校車的負責人歐培所言:“獲得市場的機會不能僅靠地方保護,而是要靠市場競爭,最終交由客戶去選擇。”
校車市場的集中度遠高于客車行業,那些具有品牌、技術等優勢的車企,其未來市場份額將憑借校車市場“井噴”持續提升,那些規模小、效率低的客車企業將被加速淘汰。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隨著校車生產準入門檻的降低,將導致技術落后的客車企業的市場淘汰步伐和速度大大放緩。
上一篇
校車連著百姓心
1、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校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rxwzzj.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校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master@xiaoche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