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源:校車中國網
作者:未知
近年來,校車事故頻發讓學童安全成為中國社會之痛,于是曾有那么一段時間,校車成了大街小巷熱議的話題。隨之而來的是,中國校車生產企業爭先恐后忙生產,國際校車企業紛至沓來,希望分得一杯羹。但近期校車市場的表現似乎讓人有些失望,但這也不完全是壞事,至少能讓我們冷靜下來思考:校車市場為何會突然遇冷?未來中國校車市場該如何健康和諧的發展?
校車誰來買單的問題至今未解
20世紀90年代初期,民辦中小學、幼兒園等的快速發展促使了校車的產生與發展。但始終未能形成專業的校車市場。原因很簡單,專用校車的購買成本及運營費用均比較高。曾有人做過這樣一個預算,全國32萬所小學,1億多學生,校車投資和消費一旦被點燃,每年可以釋放出上萬億元的內需,拉動GDP增長0.5個百分點,創造至少500萬個就業崗位。不過,理論上鼓舞人心的計算,距現實操作還有相當的距離。事實上,盡管市場潛力看上去十分誘人,但目前國內各大城市的校車服務發育得并不好。
在北京,2011年陽光彩虹教育服務公司曾開通燈市口小學、曙光小學等學校的校車業務,高峰時有98輛校車,共有68條線路,每個學生每月收取50元,但運營不到一年,就因為無法盈利而關閉。"校車服務沒有政府的支持政策,靠單純的市場化運營很難成功。"原陽光彩虹公司校車運營管理中心主任侯洪美總結說。 北京東城區教委有關負責人說,經費問題是學校面臨的主要問題。開一輛校車,保養、停車、油費都是不得不考慮的問題。這些費用加起來價格不菲,很多學校承擔不起。"我才不愿意弄這個呢,很危險,只要出一次事故就是大麻煩,說實話我也是成天擔驚受怕。"北京某知名小學的校長表示。而在廣大的農村地區,學校開通正規的校車完全是奢望。
上一篇
嚴管校車,別老盯著罰款
1、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校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rxwzzj.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校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master@xiaoche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