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源:北京晚報
作者:網絡
原標題:“正規校車通行優待”6年難產
本報訊(記者安然)6年前,北京交管部門曾準備推出“允許校車使用公交車道”的便民措施。但當年上一年級的小學生現在已經走入中學的校門,這項措施依然難產。今天,史家胡同、北四環中關村等著名學區,大批送孩子上學的“校車”絡繹不絕。對于“校車”是否該享受某些優待的問題,孩子家長坦言:一求安全,二求別取締,“至于優待,沒想過”。
記者從多個基層交通隊了解到,在《校車安全管理條例》出臺10個月后,北京的校車仍然走在灰色邊緣。今年開始實施的公安部123號令中明確規定,“不避讓校車記6分”,但由于校車還沒有明確的固定車型,也沒有全社會統一認可的標志,這一規定基本形同虛設。
“如果設身處地站在經營者的立場上想想,現在想嚴格依法經營校車,實在是太難了。”一位交管局安監民警說:“公安部124號令里規定了申請手續:申請校車使用許可,應當向教育行政部門提出申請,教育行政部門在征求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和交通運輸部門意見后,提出審查意見,報政府決定是否發放許可。僅僅公安部的一條部令,涉及到了教育、交管、交通運輸和人民政府四個部門,其他部門的規定也不少,如果我是一個準備經營校車的人,前期要投入多少財力、精力去蓋全所有的章?更別說現在還沒有全國統一規定的校車型號。”
與正規校車難產對應的,是現在越來越大的“接送孩子”需求。在中關村大街上,大大小小的校車此來彼往。既有中巴,也偶有橙黃色的大鼻子校車,還有不少是家長們“互助”的小轎車。學生家長杜女士說,以前是幾個家長共同租車,后來有的孩子升學了,剩下的孩子再平均負擔車費就太高了,所以現在只好幾個人“互助”,輪流用自家車接送自己和鄰居的孩子們。
最讓家長擔憂的是動輒取締。家住大興,孩子在一所打工子弟小學讀書的侯先生說,最怕看到外地校車事故的報道,每次出現這些事故,對校車的檢查就特別嚴格。“最后還得是我們每天特別早把孩子送到學校。本來政府是想讓孩子上學更安全,但是結果是弄得家長特別不方便。”
記者上午聯系多個交通支隊后發現,目前對于“校車”基本還是屬地管理,由各交通支隊按照營運客車的模式予以監督,對于其中的正規租車公司,其駕駛員的管理標準會比普通營運企業更加嚴格。然而即使如此,這些車輛也不能使用嚴格意義上“校車”的稱呼,在官方的提法中,經常使用的是“接送學生的車輛”,因此諸如“校車走公交車道”和“社會車輛必須避讓校車”等優惠待遇也無法享受。
“在校車的問題上,法律明顯走在了現實的前邊。”有交警認為,無論出臺什么規定、措施,都應該直接規定由哪個部門承擔主要責任,并且規定具體標準,明確拿出財政補貼的數額,才有可能讓孩子坐上安全快捷的校車,讓家長們能承受得起相應的經濟負擔。
又訊 記者今天從市教委獲悉,目前市教委有457輛備案的校車,城區和郊區都有,但這些校車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獲得審批的正規校車。目前這部分校車由所屬單位管理,如果是租賃的校車由企業負責,學校自有的由學校負責。教委的工作是備案、監管、宣傳教育。
下一篇
停運校車別忘記了為什么出發
1、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校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rxwzzj.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校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master@xiaoche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