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源:汽車周報
作者:諶 潔
2013年11月23日,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發布了關于甘肅省慶陽市“11·16”重大道路交通事故情況的通報。通報指出,這起事故暴露出一些地區存在車輛違法嚴重超載、非法擅自改裝車輛以及有關部門在校車安全管理方面責任不落實、措施不到位、監管有漏洞等突出問題。11月27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第五次全國婦女兒童工作會議上公開提出,要在一個月內制訂出校車安全條例。為此,國務院法制辦于11月29日召集了教育部、公安部等多個相關部委的負責人,針對校車安全條例開會征求意見。
至此,各大媒體再次將“11·16”甘肅校車事故引發的校車大討論推向了輿論的風口浪尖。而就在11月26~29日期間,在遼寧省鳳城市寶山鎮、河南省濮陽縣和清遠市清城區又相繼發生了三起校車事故。據不完全統計,今年國內已接連發生10起嚴重校車事故,造成35人死亡,其中兒童占絕大部分。
一個個鮮活的生命慘死于本可避免的車禍之中,讓人惋惜傷痛的同時,也引發了社會對國產校車的質疑聲。校車安全缺失,責任到底由誰承當?是我們的制造企業嗎?非也。
記者調查發現,發生事故的車輛大都存在嚴重安全隱患,系“山寨校車”,而我國早已能夠生產符合安全標準的專用校車且遠銷海外。“校車亂象”屢禁不止的關鍵,在于受專用校車購置和養護成本過高影響,專為學生設計的校車單靠學校和制造企業的力量難以大范圍推廣,進而滋生了“山寨校車”生存的溫床。
國產校車并非事故頻發的原罪
事故發生后,在大眾的激烈討論中存有不少對國產校車的質疑和誤解。但事實上,早在2007年,宇通專門針對7~13歲學童開發的國內首輛校車就已經問世,如今宇通旗下已有九款校車車型。近年來,蘇州金龍、廈門金旅、江淮、安凱、黃海、一汽等大批知名客車生產企業也紛紛推出自家研發的專用校車。
國內客車企業不僅能夠生產專用校車,而且國產校車還出口到了國外,得到了國際市場的認可。
今年5月,安凱與沙特哈菲爾運輸公司簽署了《安凱校車銷售合同》,安凱客車將向哈菲爾公司出售共計3000輛校車。出口到沙特的安凱校車的最大特點,就是隨處都能看到體現安全的標志。車上有一個“stop”標志牌,用于提示附近的汽車要停車等待;車的前面還有一個安全提示桿,校車司機停車后就會自動打開,以防有學生走到司機的視線盲區內,避免危險發生。
根據今年年初達成的援助協議,11月25日,我國政府還應馬其頓政府要求,為其捐贈了23輛校車。
事故車輛離校車標準有多遠
回頭看看那些在國內引發一連串血案的所謂“校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安全問題;就車輛本身而言,拼裝車、報廢車、貨車、拖拉機、微客等都在充當“校車”,就車輛使用情況而言,超員、超速等違規行為比比皆是。
目前,我國使用專用校車的地區還是少數,如西藏自治區拉薩市、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縣、廣東省順德市、山東省青島市等。其他大部分地區還是“山寨校車”和標準校車混雜運營。而我國《專用小學生校車安全技術條件》第一起草人、國家客車檢測中心碰撞試驗室主任李曾告訴媒體:“普通車是針對成年人設計的,少年兒童是很特殊的乘客,所以真正的校車必須有加強保護的配置。”
在有關校車生產和運營等問題上,盡管國內尚未出臺專門的法律法規,但有關專用校車的統一標準早已形成并公布實施。2007年9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內強制實施的《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GB7258-2004),對校車的定義、分類、人數核定和安全保障措施等提出要求。2010年1月1日起實施的《校車標識》(GB24315-2009),規定了校車標識的組成、式樣、專用校車車身外觀標識涂裝、校車標牌、校車停靠預告標志、校車停靠站點標志等。2010年7月1日起實施的強制性國家標準《專用小學生校車安全技術條件》,從校車的防火措施、安全帶、照管人員座位、車窗、出口、車內布置、車內照明等方面作出明確規定。
可是由于“有關部門在校車安全管理方面責任不落實、措施不到位、監管有漏洞等突出問題”,以上種種標準僅僅是標準化了校車產品本身,卻奈何不了實際運營中的那些“山寨校車”。
為何讓孩子坐不安全的車?
明明有安全的專用校車,可是為何市場中仍然充斥著“山寨校車”?家長們又為何會讓孩子坐不安全的車上下學?
首先,我國對校車的迫切需求可以說是全國性的。在農村,由于撤鄉并鎮帶來學區及學校布局調整,導致部分學生就學半徑擴大,路途偏遠必須乘車;在城市,尤其是大中城市,隨著城市布局的調整,很多孩子都無法“就近入學”,不少孩子就學半徑越來越大,上下學必須乘車。在專用校車難以推廣的過渡時期,“山寨校車”自然能找到市場。
其次,專用校車高昂的運營費用讓校方、運營商和家長望而卻步。記者了解到,購買一輛校車其實并不貴,校車行業目前在我國是起步階段,廠家在初期產量較小,價格區間在20萬~50萬元。然而,校車就是“買得起、養不起”。一輛公交車可以全天運營,但專用校車除了在上下學期間運行外,其余時間都是必須封存,不能拉“私活”,而且學生一年還有很多節假日,校車停運期間都要花錢養著空置的校車和司機,校車的運營成本之高是可想而知的。
全國人大代表、華中師范大學教育學院教授、長江教育研究院院長周洪宇在2010年“兩會”期間,曾提交過一份《關于實施全國校車安全工程的議案》,教育部在給他的回復中稱,教育部財政投入不足是開展校車工作的核心問題。教育部表示,如果在全國范圍內的學前和義務教育階段購買校車,需要財政投入3000億元,一年的運行、維護費用為1500億元,合計共4500億元的開支費用。
校車推廣不能僅靠制造企業
作為制造企業來講,研發出了新產品自然希望它賣得好,各大校車生產企業近年來也做了不少推廣工作,可是影響范圍都很有限。記者發現,校車推廣之所以難,除了上文指出的“教育部財政投入不足”之外,校車的運營監管也是一大難題,而這需要公安、交管等多方資源協調,僅靠制造企業是無法解決的。
在今年全國兩會上,鄭州宇通客車董事長湯玉祥提出了《關于大力推廣使用專用校車的建議》,他指出,完善的校車運營模式需要政府牽頭,為校車采購和運營提供政策以及資金支持,由專業化的校車公司負責運營,選用專業校車并且專車專用。
業內專家也指出,在具體推廣過程中,我國可借鑒歐美等發達國家的校車管理經驗,并以法律形式保證校車的特殊路權,這樣不僅解除了學生家長的后顧之憂,也避免了家長開車接送學生給交通帶來的巨大壓力。
總的來講,校車推廣不僅僅是一個行業的課題,更是事關千萬家庭的社會問題,是需要法律支持、資金保障、道德規范、部門監督配合才能締造的龐大工程,是需要全社會本著對生命的尊重用心經營的長久事業。
下一篇
保證校車安全,守護童真笑臉
1、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校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rxwzzj.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校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master@xiaoche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