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源:中國山東網
作者:單非
半個月時間,四起校車事故,16人死亡,其中多數為幼兒。臨近年關,有些家庭注定永難團圓。媒體將發生在山東的這些事稱作“噩夢”,何止是貼切,簡直是徹骨。
在這樣的背景下,山東召開了校車安全整治會議,省公安廳決定即日起至2015年3月底,在全省開展為期四個月的校車安全隱患專項整治行動。這當然是件值得肯定的好事,卻也讓人不禁想再次舊疑重提,為什么總是在出現重大事故后政府才會采取行動,為什么社會的發展腳步總是需要有人去做“炮灰”呢?就算有些因素不可避免,那是否可以降低一些概率和不要那么后知后覺呢?
缺位,一切的隱患和事故,總是與這兩字脫不開關系。而我們需要搞清楚缺位者都有誰,又缺位了些什么,找準穴位扎準針才能治病。政府作為人民的當家人,于此當然是首當其沖,可是除此之外呢?
以最近山東發生的四起校車事故為例,讓我們先看看導致校車事故的原因都有哪些。11月9日,蓬萊市潮水鎮校車事故造成包括11名幼兒在內的12人死亡、3名幼兒受傷,出事的校車為小型面包車,為當地潮水四村幼兒園雇傭,不具備校車資格,卻已非法從事接送幼兒園學生活動近三年,而且核載8人的車出事時卻載了15人。
“無資質”和“超載”,是該起事故顯而易見的兩大關鍵因素。超載問題沒什么好說的,是徹頭徹尾的不負責任、投機和利欲熏心;無資質雖然并不代表校車質量存在問題或者司機駕駛技術不過硬,卻不能否認的確可能存在運作不規范、態度懈怠、人情關系介入等因素,這些都是隱患所在。
其它三起事故,也多有這兩方面因素的影子,全國各地歷來發生的校車事故以及各類其它公共交通事故,也往往與這兩點因素糾纏不清。我們應該承認,有些校車事故可能的確是因為偶然因素,有一些則錯在對方,但整體盤點下來,人為因素上的漏洞仍是最為主要和觸目驚心的,學校方面很明顯是程序不嚴、管理混亂,政府方面很顯然是監管缺失和執法不力,而至關重要的另一方的責任卻被人們有意無意地忽略了。
校車有沒有資質,這是很容易質詢和追究的;校車有沒有超載,作為直接相關人也完全是心中有數的;那么我們不禁要問,學生的家長們哪里去了?沒有資質和超載的校車為什么還讓孩子上?明知有安全隱患卻仍舊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到底是愛孩子還是將孩子當成“試驗品”?為什么在一起起校車安全事故中,只見家長哭叫卻不見家長爆料?為什么所有人都只盯著學校和政府,卻忘記了家長這群最不應該缺位的人?家長群體到底是可憐的受害人,還是可悲的責任人?
這些必須得到回答的追問,卻吊詭地被人們完全忽略了,最吊詭的是這種忽略使本該與校車安全問題關系最緊密的學生家長成了“局外人”,等于是眼睜睜地看著慘劇發生。誠然,校車數量的稀少使家長缺少選擇、安全教育缺失等因素可能是客觀的原因,“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和“也許不會落到我家孩子身上”的僥幸心理,恐怕更在其中發揮著關鍵作用。所以我們追問的答案其實是糾纏不清的,家長一定撇不清其中的關系。
家長們不明白一點,他們雖然多是平頭老百姓,但是當他們警惕起來、認真起來、勇敢起來,就任誰也不能輕視他們的力量,因為這股力量的名字叫“民意”,這股民意因為涉及兒童和學生安全必能得到全社會的聲援,而最終得到政府的重視,使事情走向完善和解決。近年來,上訪、強拆等問題的不斷改善和解決,正是基于這樣一種套路,雖然民眾在方式上存在諸多欠妥處。只可惜,這些條件家長們一個都不具備,因而以自己的妥協形成了對校車安全問題的縱容,以自己的糊涂將自己的孩子推向了血肉模糊,校車事故,他們無論如何都難辭其咎!
所以,說這些并不僅僅是要指責學生家長,而是想告訴家長們看到自己的失職,在此基礎上對校車安全問題在意和上心,將心擰成一根鞭子,對學校和政府的工作開展有力監督,推動事情向著規范和嚴格發展,讓孩子的生命安全得到切實保障。否則,馮小剛的一部電影還將繼續上演,名字叫做《一聲嘆息》。
1、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校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rxwzzj.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校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master@xiaoche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