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源:新文化報
作者:網絡
伴隨國家整合教育資源撤并薄弱校,不少村屯的中小學校撤銷合并,學生們的上學路也因此變得更加漫長。“缺乏安全便捷的交通工具,家長不能保證每天接送,路途又長又偏僻。解決農村學生‘行路難’的問題,就要從校車入手。”昨日,省政協委員孟其人建議,相關部門應根據實際情況,由政府補貼一部分,學校自籌一部分,增添村鎮中小學校校車。
現狀
農村孩子騎自行車上學
“夏天騎自行車,冬天就住校。”在東遼縣遼河源鎮中學就讀的李娜,家在大灣村,家和學校相距五六公里。夏天,她每天早上至少騎50分鐘自行車才能到達學校;冬天,則干脆住在學校。“也有拼車上學的,電動的‘蛤蟆車’,一趟15塊錢,要是3個人坐就是每人5塊。但每天坐車費用高,還不如住在學校。”李娜說。
當聽說委員建議農村學校配校車,李娜很驚喜,但她也有疑慮:“誰給我們買車?就算有,誰來開呢?一個村里沒幾個學生,校車能挨個村接我們嗎?”
一位鎮中心校的校長說:“這么多年,大多數農村孩子都是自己上下學。家離學校遠的,騎自行車得40分鐘以上。坐車一是花費太高,另一個是農村沒有那么多可搭乘的車,所以期盼農村校車問題得到關注。”
記者從省教育廳了解到,目前全省農村中心學校急需校車補充,但是資金缺口巨大。“理想狀態下,按4個方向設置各安排一輛車,一輛車以20萬元計算,4輛就是80萬元,這還不包括運行消耗。”教育廳安全處的相關負責人無奈地說,“教育部門和學校都十分渴望農村校車,但只能依靠當地政府和財政投入。”
建議
可模擬公交站點模式
孟其人建議,相關部門根據實際情況,由政府補貼一部分,學校自籌一部分,增添村鎮中小學校校車;學校校轄區內主要村屯線路中,模擬公交站點模式,設置停車點;可適當向學生收取費用,但僅限燃油消耗費用。
其實,早在2011年9月,省政府就已發布《吉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全省中小學生上下學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見》,其中指出:可以由政府出資統一購買車輛接送中小學生;可以實行政府和個人共同出資購置車輛接送中小學生;可以由政府委托專業經營運輸公司接送中小學生;可以采取優惠政策,組織社會運力承擔中小學生上下學運送等。
省教育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委員提出的建議正合時宜,關于安排校車路線的提法值得借鑒。”
經驗
農安縣成立校車公司
2011年6月,為解決農村孩子上學難題,杜絕黑校車帶來的安全隱患,農安縣人民政府向社會公開招標,組織成立了農安縣校車客運有限責任公司,140輛配備了GPS定位儀和行車記錄儀的新校車全部到位,為全縣16個鄉鎮的1.2萬多名中小學生提供服務。
農安縣教育局要求每個學校設立校內候車室,放學時,由專門的老師進行現場監督,禁止超員校車駛出校門。另外,該校車客運公司還為每名中小學生購買了20萬元的人身意外保險。
1、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校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rxwzzj.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校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master@xiaoche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