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源:新浪公益
作者:
“我們送出去的20輛車中,真正在使用的還不到一半。”1月23日,跟記者聊起校車問題,宇通銷售公司總經理錢瑞愉很郁悶。
配合央視“開往春天的校車”欄目,宇通汽車先后為貧困地區的學校捐出了20輛校車,但這些送出去的校車,并沒有如愿“開往春天”,而是還沒使用便戛然而止了。
因為接二連三的校車事故,我國從去年起,相繼發布了《校車安全管理條例》和《專用校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規則》,而相關廠家也不失時機進行了校車產品的推廣,并且啟動了類似上述給貧困地區贈送校車的活動。
但是由于國家補貼遲遲沒有到位,大多數貧困地區的學生仍面臨無校車可坐,甚至有了校車而不能坐的尷尬。
“校車運營肯定是虧的,政府補貼顯得尤其重要。”某廠家校車負責人對記者說。事實上,國家教育部、工信部和財政部,一直以來也都沒有停止過對于校車市場補貼的研究,但一直以來,光刮風不下雨,校車補貼遲遲未確定。“每次總是發生了校車事故就討論一陣,過后又沒聲沒息了。”某廠家校車相關負責人也向記者感慨。
雖然國家的校車補貼并不能解決所有的校車安全問題,但從某種程度上而言,國家如果能啟動補貼政策,不管數額大小,都能說明國家有關部門對校車的足夠重視。而配合國家的補貼政策,一般地方政府也會加強重視,積極施行上述兩項新政并進行相應補貼,校車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沒人愿當校車司機
國家級貧困縣新疆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下稱“塔縣”)的孩子們曾經為校車歡呼雀躍過。塔縣地處帕米爾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這里大山橫亙,自然條件異常惡劣,孩子們上下學常常需要翻山越嶺。目前,全縣共有15所中小學、7000余名學生。此前,為了解決孩子們上學難題,縣里投入7000多萬元,建設了一所寄宿制中學和一所寄宿制小學,邊遠地區的學生都可寄宿,一般情況下一個星期返家一趟。
為了解決農村孩子們上下學困難,特別是交通安全問題,縣里也克服經濟困難,投入300萬元資金,購買了10輛標準校車,加上宇通捐贈的4輛校車,全縣一共新配置了14輛新校車。
去年3月12日,縣里舉行了新校車的啟動儀式。可是,記者了解到,去年3月12日,新校車全部到位后至今,除新校車的啟動儀式外,目前在使用的校車不足5輛,而大部分的新校車仍一直停在停車場里,沒開過一天。究其原因,全縣符合條件的司機即持有A1駕照的司機非常少,雇傭費用昂貴且沒有人愿意開校車。同時,校車運行和維護保養費用也是一筆不小的費用,很難解決。
按照新出臺的校車標準,19座以上的校車必須要持有A1駕照的人才有資格駕駛。塔什庫爾干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盧建國曾在全縣作過一次調查,結果顯示,全縣持有A1駕照的司機沒有一個愿意開校車。
“主要原因就是待遇不高,與跑運輸的收入差距太大。”盧建國說。“我們也出了四五千,但司機很難找。現在的問題是招不到司機。”提起校車尚未全部啟用,當地的政府部門也很無奈。
塔縣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南部,帕米爾高原東部。西北與塔吉克斯坦接壤,西南與阿富汗接壤。當地國際貿易非常發達。在塔縣,持有A證的司機,在當地進行國際運輸,月薪高達兩三萬元,這也導致當地政府開出的四五千月薪,根本招不到校車駕駛員。
學校不敢接受校車
無獨有偶,有車卻沒有投入使用的并不止塔縣。在廣西的三江亦是如此。三江地方政府直接把車交給學校運營,可是當地的學校誰也不敢來接。“接了以后要掏運營費用的,沒有政府補貼,我們根本用不起。”三江某校負責人告訴記者。
“僅司機工資一項就是不菲的支出,校車正常的運營時間只有192天,每天行駛不超過50公里,但司機要按365天付工資。”錢瑞愉告訴記者。
“14輛校車僅駕駛員工資一年就要超過100萬,此外還有大筆的運行維護費用。”塔縣相關人員告訴記者。
“學校誰也不敢接,接了也用不起啊。”三江縣某學校的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他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按照宇通“開往春天的校車”贈送車型計算,車價20萬左右,加上各種附加費和稅費,上好牌就需要支出兩三萬元。油費以一天50公里計算,75元每天,每月就是1500元左右,駕駛員工資每月三千至四千,還要加一位校車看護員,工資1500元左右每月,另外還有3750元每年保險費和日常維修保養費用。這樣算下來,上好牌以后一年的費用就高達七八萬。
當然,校車也可以收費,但在塔縣、三江等貧困地區,校車根本無法實施有償使用。在當地,很多小孩一天的早點費僅0.5元左右。如果校車收費的話,很多小孩寧愿走著上學也不愿意付錢坐車。
正是因為這些原因,有些學校甚至領了校車以后,直接租給別人獲得一些租金。
不與經濟完全相關
在一系列校車法規出臺以后,校車企業紛紛推出了符合政策規范的產品,如上海汽車MAXUS大通、五菱集團、宇通、江淮等,都已經生產出符合最新國家標準的校車。
但去年校車市場并未出現明顯增長。“全國至少有2億孩子需要送,去年只賣了2.8萬輛,按平均每輛車20個座位,只解決了56萬孩子的上學問題。” 錢瑞愉告訴記者,全國的校車缺口至少50萬輛。
“一方面校車市場依然很難打開;一方面校車安全問題仍然頻繁發生。”五菱汽車工業集團銷售總監歐培也對記者說。
雖然針對校車市場已連推兩個法規,但校車問題仍頻繁發生。去年12月26日,江西省貴溪市濱江鎮洪塘村委會合盤石童家村小組發生一起接送幼兒園學生的校車側翻水塘事故,造成3名兒童當場死亡,8名兒童經搶救無效死亡的嚴重后果。
“校車問題僅靠學校是沒有辦法解決的,必須要靠政府的支持。”歐培說。實際上,全世界的校車都是政府或政府和企業聯動來運營的。如美國的校車,就是州政府統一管理,上下學時統一調配到學校,并由專業的校車運營公司和專職的公務人員在管理。
而從目前的操作情況看,校車管理得好不好,也不完全是由政府的財政能力決定的,還在于當地政府的重視程度。
浙江省經濟強縣德清能做好,省份GDP排名20名以后的吉林省同樣能做得很好。而兩者的共同點是地方政府對校車市場投入了足夠多的重視。
政府并非把校車買來了任務就完成了。在德清完全是政府買車,政府管車,政府營運,校車運營需要多少,當地財政就補多少。而吉林省政府相當重視校車,只要買了校車就給補貼,政府每年拿出5000萬元獎勵校車運營,目前在運營的已有7000多輛校車,只要再增加2000輛,就能滿足全省對校車的需求。
吉利還在長春建立了首家由公安局、交通局、教育局、保險公司、技術監督局聯動,集保養、培訓、救援、保險等功能為一體的校車專業服務中心。
地方熱情需要中央調動
“校車問題,大部分的地方政府就能解決。”某地財政局的一位官員跟記者說,“50萬輛校車,一共需要1000多億,分成十年去買,一年也就100多億。僅每年吃飯浪費的錢,都夠解決校車問題,此外還有官員旅游、洗澡、打高爾夫等的費用,買校車根本不是能力的問題。”
山東省無棣縣2011年地方財政收入僅8.33億元,在山東省108個縣市區中排名第八十九位。但無棣縣走校車改革的市場化路子,也解決了校車問題。由當地一家愛心企業投資購買校車,按照市場規律運營管理;同時政府每年投入500多萬元財政資金用于學生乘車費用的補貼。
很多地區校車工作沒啟動,甚至有些地方還借新政策打壓校車市場。一個典型的例子是,去年8月,廣州一所小學花費23萬余元買了新校車,卻上不了牌照,只能長期擱置在廢舊車場。原因是廣東省和廣州市的校車安全條例實施細則尚未出臺,車管所無法上牌照。
更多時候,地方政府并不想真正插手校車。“不管還好,一管了要投入大量的財力、人力、物力。”上述官員說。如財政局要出錢、交通局要進行校車運營管理,此外還存在運營過程中的監督管理,這些都牽扯到地方政府很多的精力。而校車政府管起來以后,不出事還好,出了事還要政府承擔。
事實上,新的規范出臺后,一些地區對校車采取了“堵”而不是疏。新校車上牌除了要符合新的標準外,還要經過各級部門審批,上完牌還要到教育部申請線路等。而原有校車,因為過渡期不明確,很多校車剛買了一兩年,就已經通不過年檢了。
“很多地方政府至今仍認為只要推動GDP增長的項目、能夠為自己帶來政績的項目,才是值得去推進的項目,而校車問題很多地方政府打心眼里仍覺得這是一樁賠本的買賣。”上述政府官員告訴記者。
而這一切,都需要國家有關部門盡快拿出解決方案,敦促地方政府擔負起責任,而不是靠孩子們的生命來換取。
1、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校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rxwzzj.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校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master@xiaoche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