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源:張家口新聞網
作者:
【核心提示】
學生安全是關系千家萬戶切身利益的實際問題(校車),解決好小學生上下學交通問題是確保學生安全的一項重要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橋東區五一路街道辦事處人頭山村的孩子們十多年來從村里或拼車、或輾轉乘坐公交車到五一路小學上學,日曬雨淋,風吹雨打,更暗藏了重重的安全隱患。今年3月2日,經各方努力,村委會、張家口藍鯨旅游汽車有限公司、五一路小學三方簽訂包車協議,困擾人頭山村的孩子上學交通難題終于得以破解。開學了,孩子們乘坐著校車開啟了嶄新的上學路。
孩子們放學后乘坐校車返回人頭山村
●人頭山校車通車了
4月4日早晨6時20分,清風舒爽,司機武建國早早在人頭山村村口等候了,旁邊停放著一輛旅游大巴,與尋常大巴不同的是,前擋風玻璃上端寫著醒目的“接送學生”四個大字。背著書包的孩子們在家長們的帶領下陸陸續續向村口集合,打破了村莊的寂靜。6時40分,27名學生全部到齊。武建國開著校車緩緩向口里東窯子鎮駛去。家長們一直目送著,直到看不見大巴車身影,仿佛校車里承載著的是他們全部的希望。
大巴車一路經過人頭山村和口里東窯子鎮的鄉道,經快速路東外環到紅旗樓,再從建國路行駛到五一東大街,趕在7時10分前,到達五一路小學。27名小學生在村委會雇用的安全員的帶領下走完了早晨的上學路。中午,因為路途遙遠,孩子們在附近的小飯桌用餐午休。
下午5時10分,人頭山村的孩子們在老師帶領下走出了五一路小學,向早已等候一旁的校車上跑去。高年級的孩子們牽著低年級孩子的手,排隊上車,武建國則在車下和安全員一起數著人數。“27個,一個都不少,可以走了。”武建國提醒著孩子們“系好安全帶”,駕駛車輛向人頭山村方向趕去。
此時的人頭山村口已經站滿了家長。雖然距離孩子們回村還有40分鐘,但家長們怎么也坐不住。村民韓永花和大家嘮著家常,視線卻始終望著回村的路上:“心里知道孩子們坐校車回來安全有保證,但多年養成的習慣一時半會兒改不了。孩子上六年級了,我就擔心了六年,拼車、倒車,各種方式都嘗試過,孩子遭了不少罪。現在終于有校車了,從村里直接開到五一路小學,再安全不過了,家長們心里踏實。”
●說不盡的上學路
4月4日下午,幾位記者驅車,自行體驗了一把人頭山村孩子們的上學路。記者們從五一路小學出發,從紅旗樓經東外環來到了口里東窯子鎮,這是去往人頭山村的必經之路。從口里東窯子鎮向東駛出,有一條狹窄的鄉道,這就是通往人頭山村的路了。鄉道彎彎曲曲,盤山而上,最窄處只有5米寬,鄉道一側是大山,另一側則是十幾米深的溝壑與丘陵。鄉道上死彎很多,常常看不見對面的來車。遇上路窄會車的情況,需要一輛車倒回到較寬的路面,才能雙方通行。這段路上,我們只能保持20邁的速度。從五一路小學到人頭山村,我們行駛了45分鐘。人頭山海拔有1200米,站在山上能看到張北,人頭山村在人頭山的東坡上,常年刮風,溫度也比市內低上四五度。
“人頭山孩子們上下學路難的問題由來已久。前年冬天下大雪,進出村的路都被大雪封住了,孩子們一周都沒上學,市里還發動社會力量幫我們鏟雪開路呢。”人頭山村距離五一路小學近10公里,這10公里的上學路曾經橫亙在每一位有孩子的村民心中,更是村黨總支書記、主任王占江心頭的大事,也是前幾屆村委會干部的心事。王占江擔任村黨總支書記這些年來,每天都擔心這些孩子們的安全,生怕路上出現任何意外。
人頭山村,原屬于宣化縣大倉蓋鎮管轄,因區劃調整,2008年6月底,人頭山村劃歸橋東區五一路街道辦事處。人頭山村小學學生集體轉入五一路小學上學,村民們對于這一變化,心里樂開了花。“能夠接受市里的文化教育,村民們可高興了,就是上學路是個大問題。”王占江說。
剛轉到五一路小學上學時,村民們想了各種辦法,當時村民梁山為了自家孩子方便就干起了接送孩子們上下學的拼車業務。一個面包車里能擠十幾個孩子,他也知道這樣很危險,但無法拒絕鄉親們的請求。等他的孩子從小學畢業后,他再也不想干了。孩子們上下學難題再度困擾著村里。
2010年,為了孩子們的安全,由人頭山村委會出面,租賃了一輛大巴承擔接送孩子上下學的任務,村民們暫時放下了心,但這樣的日子沒過多久,國內校車安全問題頻發,2017年底,張家口市嚴格規范了運輸車輛用途,其中對校車的規范尤其嚴格。村委會租賃的“校車”因不符合校車條件,上不了路。
村民們決定,“校車”將孩子們統一送到口里東窯子鎮,孩子們再乘坐13路公交車到五一路小學。每天天不亮就得起床,拿上幾口干糧就得出門。到達口里東窯子鎮后,恰好是13路公交車的始發站,30多個孩子們在一名家長的帶領下乘坐公交車,到科技館站牌下車,橫穿馬路才能到五一路小學。
如果說上學路難,那么,放學最令人憂心。距離五一路小學最近的13路站牌是科技館站,常常公交車一進站已經拉滿了乘客,容納不了這么多孩子,一等就是一個小時。晚上回到村里已經快7點了。遇上雨雪天氣,必然要渾身濕透才能回到家中。村民賈桃桃的兒子讀二年級,去年夏天,每逢下雨孩子都是濕噠噠地回家,她看著孩子心疼不已。
這些年下來,有些條件好的村民都在市里買了房,條件略差一些的,也為了孩子們上學方便在市里租房住。武利軍的女兒7歲了,正在五一路小學上二年級,他是較早在市里買房的村民。“夏天,我在村里經營農家院,孩子就從村里出發上學,五點半就得起床。冬天,我們住在市里,孩子六點半起床也來得及。村里娃們太辛苦,比市里的孩子早起一個小時,回家的時間則更晚。”有一次,村里兩個二年級小孩與大家一起乘坐公交車上學時因為車上人太多,沒來得及下車,多坐了一站地。等護送孩子上學的家長發現后嚇得出了一身冷汗,趕緊找孩子,好在孩子們機靈,發覺坐過站就趕緊下車往回走,路遇尋找他們的家長和老師,才沒有出大事。至今,人頭山的村民都對這件事記憶猶新,后怕不已。王占江為此狠狠批評了護送孩子們上學的家長。他心里明白,孩子們的上學路實在太危險了,不能從根上解決這個問題,遲早要出事。
“出于安全考慮,國家關于校車方面的管理很嚴格,專門出臺了政策和法規,對車輛和司機有很多條件上的約束。正規校車是設置了路線的,只能從村里到學校這一條路線,村里最多時有33個小學生,個人和企業不會投資數十萬元做這個賠錢買賣。退一步講,有人愿意做公益,購買這輛校車,但校車必須掛靠在教育部門或有校車資質的運輸公司內,咱們市里沒有一家符合資質的運輸公司。”王占江說出了多年來遲遲不能破解難題的原因。
武建國幫助孩子們系安全帶
●三方協議破解校車難題
人頭山孩子們的上學路,也是五一路小學校長果曉容較為關心的問題。果曉容對人頭山村的孩子們格外關注,要求人頭山村孩子們所在班級的班主任要保證下午5點準時放學,不耽誤孩子們放學回家。遇到孩子們跟不上課程,就單獨安排老師補課,保證孩子們的學習質量。學校里安排了專門負責與村委會溝通的教師,一旦上下學時間有變化就即刻通知村委會和家長們。“孩子們都很可愛,雖然上學路難走,但沒有孩子因此而放棄學業,令老師們很欣慰。”今年1月份,果曉容還組織全校黨員教師到人頭山村家訪。“我們向上級主管部門多次反映此事,上級主管部門也積極向橋東區政府反映此事,希望能夠尋找到一個合適、合理、合法的解決辦法。”
經過多方努力,2019年1月25日下午,橋東區召開人頭山校車問題協調會議,要求教育部門和五一路辦事處牽頭解決好接送學生上下學交通問題。2月20日,橋東區人頭山村與張家口藍鯨旅游汽車有限公司共同制定了《人頭山村接送學生車輛運行方案》、《張家口藍鯨旅游汽車有限公司人頭山-五一路小學往返運行方案》,確定了營運車輛及駕駛人員。2月25日,橋東區教育和體育局審核通過了人頭山村雇用張家口藍鯨旅游汽車有限公司客車接送學生車輛的請示。3月2日,張家口藍鯨旅游汽車有限公司、橋東區五一路小學、五一路街道辦事處人頭山村民委員會三方簽訂了包車協議,明確了包車模式、包車用途及線路、結算約定、三方的權利和義務、責任約定;同時,五一路街道辦事處與交通部門對接,為該校車發放了校車標志牌;村委會為保障學生安全,配備了1名隨車照管學生的安全管理人員。
按照三方包車協議,校車每天費用為650元,結賬以實際用車天數為準。在包車期間,按市場價調整價格。橋東區政府每年一次性補貼69500元,學生每人每月負擔240元,其中40元為安全員工資。不足部分由村委會補齊。
至此,人頭山村孩子的上下學路終于有了安全保障,困擾該村十多年的問題終于得以解決。村民們奔走相告,分享這一喜事。
1、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校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rxwzzj.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校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master@xiaoche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