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源:極目新聞
作者:
極目新聞記者 張屏
通訊員 陳克茂
大鼻子校車來了
9月20日,武漢市江夏區烏龍泉街舉行校車開通儀式,千余名農村留守兒童將乘坐大鼻子校車上下學。“孫子在烏龍泉小學讀書,上學要走七八公里路,以前都是我和老伴用老年代步電動車接送,很不安全。現在好了,有校車坐,校車價格也不貴。”家住烏龍泉街致富村王魏灣的魏學軍高興地說,兒子媳婦在外面打工也更安心了。
農村留守兒童乘坐大鼻子校車上下學
據了解,烏龍泉街地處江夏區南部,轄區有23個行政村和3個社區,5所中小學、2所獨立幼兒園和3所附屬幼兒園,農村留守兒童1089人。2022年春季開學之初,街道辦事處、區教育局扎實推進“下基層、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活動,把解決農村留守兒童上下學交通難題,擺上重要議事日程。街道、區教育局分別拿出200萬元、100萬元專款,通過招投標,采購了20輛校車用于接送留守兒童上下學。并規劃了校車線路17條、停靠點131個,總里程102公里。
“有了校車還要讓學生坐得起,乘車費用由街道出一點,教育部門出一點,學生家庭出一點。”烏龍泉街道辦事處主任盧平介紹,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乘坐校車免費,就讀兩所寄宿初中的學生,每人每學期校車費100元,就讀小學、幼兒園的,每人每學期300元。
與此同時,各方努力打造了“校車移動課堂”,學生在乘坐校車時,能通過車載電視觀看安全教育、家庭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傳統禮儀教育和科普教育等電視短片。“在當前深入推進雙減工作的大背景下,烏龍泉街嘗試將課后服務延伸到校車這個移動課堂,通過開發‘車本教材’和培訓隨車照管老師,彌補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缺失的短板。”烏龍泉街教育總支書記蔡漢平說。
至此,江夏區偏遠街道幾乎已全部在政府的支持下開通惠民農村校車。“讓農村孩子的上下學路更安全便捷,是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花多大氣力都值得。”江夏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說。
(來源:極目新聞)
1、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校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rxwzzj.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校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master@xiaoche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