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秦續俊
一輪“突擊式”發展之后,校車市場火了。但受資金不足、政策“爛尾”等影響,今年我國專用校車市場明顯出現萎縮趨勢。今年上半年,大中型校車銷量分別以21.25%,41.65%的速度大幅下滑,甚至微型校車還出現了“零”增長。
直到湖南湘潭7.10校車事故發生后,專用校車的配置、管理等問題再次引起大家的關注,呼吁專用校車的發展再度見諸各報端,江淮汽車乘用車公司總經 理助理秦續俊認為,校車市場規范與否,關乎人命,關系到祖國的未來,雖然在進行中會有很多困難,但有關部門還是應重視起來,為建設健康良性發展的校車市場 不斷努力,而不是作為一場運動,時斷時續。
據統計,全國校車市場的需求約在100萬輛-150萬輛,購置和運營費用不會低于4000億元。
實際情況大相徑庭。去年全年校車共銷售28429輛,今年1-6月,國內校車整體銷量僅為8751輛,比去年同期(12914輛)大幅下滑了32.24%。
作者認為校車市場熱度減退的原因有兩方面,一是我國專業校車的推廣源于校車安全事故。輿論關注退去后,政府的主導積極性也大為衰減,再加上強制管 理、鼓勵制度缺乏,校車普及沒有持續的源動力;二是費用的問題。支持校車服務所需的財政資金政策不明確,以及相應的政策落實不到位。購買校車只是小數目, 讓更多學校與教育部門“望而卻步”的主要還是校車高昂的使用和運營成本。
宇通校車事業部負責人也認為,政府對基礎教育投入的乏力是主要原因。
事實上,在一些偏遠貧困地區,即使靠政府財政全額支出,也不一定負擔得起校車的購買以及運營費用。“如何讓偏遠貧困地區能買得起合格的校車?如何讓他們用得起校車?這不解決,就會有學校繼續使用不合格車輛當校車或者不購買校車。”一位業內人士如是說。校車市場的良性發展不是僅靠一方就能實現的,政府主導、市場運作、公司管理、財政補貼,缺一不可。
校車的資金誰來承擔?政府需盡快解決資金政策、鼓勵政策及落實監察機制,讓市場需求和法律法規成為中國校車發展的源動力,才能真正地促進專業校車推廣的良性發展。從而使中國專業校車推廣擺脫企業是唯一推手的被動現狀。
上一篇
北斗定位校車將普及到遼沈地區
1、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校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rxwzzj.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校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master@xiaoche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