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源:人民網-山東頻道
作者:張德寶
在高質量發展的奮斗路上,山東省商河縣將教育作為頭號民生工程,實施“教育強縣”戰略,奏響了“小財政辦大教育”的時代強音。近日,商河縣“教育強縣”戰略建設項目集中落成暨集中開學儀式在商河縣第二中學舉行,“教育強縣”開花結果。
“一年多來,我們‘夜以繼日’加快集中開工教育項目建設,讓孩子們如約進入嶄新的校園;穩妥推進撤并整合,大力發展普惠性學前教育,將農村小學集中、將鎮區初中進城,將高中教育進一步提升,開放辦學的布局更加優化,讓更多孩子享受公平優質的教育;我們用心解決學生家長后顧之憂,加大校車財政補貼力度,完善食堂建設和配餐方案,做好學生的食、宿、行后勤保障,讓學生安心、家長放心;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充實師資力量配備,努力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全縣上下尊師重教的氛圍日益濃厚,教育事業邁上了新的發展臺階。”商河縣委書記翟軍說道。
舉全縣之力,辦好人民滿意的商河教育
“城區擠、鎮街散、農村弱”是商河教育多年以來面臨的一道棘手難題。為破解這一難題,2020年,商河舉全縣之力實施“教育強縣”戰略,按照“學前普惠、小學集中、初中進城、高中提升、開放辦學”的工作思路,實施了“布局調整、隊伍建設、改革創新、質量提升”四大工程。
在教育強縣工作開展中,商河縣委書記翟軍,商河縣委副書記、縣長袁長奎親自動員、部署、督查,縣人大、縣政協多次開展專題調研,為解決教育熱點、難點問題獻計獻策,全縣上下形成了“黨委統攬、政府負責、教育牽頭、部門支持、社會參與”的強有力的教育強縣推進機制。
多元投入抓項目,教育布局日臻完善
商河縣委、縣政府建立起以政府財政、企業和社會投資的多元化教育經費投入機制,為全縣教育事業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投入保障。
學前普惠。大力發展學前教育,先后投資7500萬元新建白橋、賈莊等4所鎮區公辦園,新建縣第四實驗幼兒園、第五實驗幼兒園;集中整治11所小區配套園,其中8所改辦為公辦園、3所降費為普惠性民辦園;將19所撤并小學改建為公辦園。全縣由2019年的60所公辦園發展至104所,形成了“布局合理、優質普惠、特色發展”的學前教育體系。
小學集中、初中進城。27所農村小學全部撤并集中至各鎮政府鎮駐地;8個鄉鎮10所中學全部集中進城。投資2.7億元新建縣第三實驗小學、第四實驗小學、第五實驗小學;投資5.27億元新建縣第二實驗中學、文昌實驗學校南校區,5481名農村初中生進城就讀,義務教育邁向優質均衡發展的新階段。
商河縣第三實驗中學現任數學教師朱曉銀在沒有初中進城以前是在賈莊鎮中學任教。目前已在商河縣第三實驗中學執教一年多,據朱曉銀介紹,新學校的校園環境優美,教學資源豐富,教學設施先進,配套設施完善,領導班子多是教學業務骨干,在新的平臺上接觸到的教學內容相對于以往有很多不同之處。
“學校工作安排以教學教研為核心,將孩子的全面發展放在首位,教師團隊將通過考試選拔的年輕教師為核心,配以教學經驗豐富的骨干教師做引領,教育強縣戰略給教師隊伍提供了很多發展的機會。”朱曉銀對記者說道。
在原有商河一中、二中、三中的基礎上,商河縣先后投資1.4億元實施縣一中餐廳、宿舍擴建項目,縣職業中專實訓基地擴建項目;投資2.97億元建設弘德中學高中校區,設計規模60個班,3000個學位。建成后全縣高中達4所,有效擴大優質教育資源的覆蓋面,為高中多樣化特色化發展奠定扎實基礎。
引進商河首所本科院校“山東工程職業技術大學”,總投資15億元,9月份5000名學生來校就讀。引進新華教育集團,一期投資10億元,打造輻射周邊的職業教育產業園。采取校校合作、校企合作、產學研結合的“三聯合”模式,走出了一條符合商河職業教育發展的新路子。
整合資源強保障,教育環境整體提升
為解決學生上下學出行問題,投資1200萬元購置30輛新校車,加大校車財政補貼力度,學生乘車費用減免一半,有效滿足學生乘車需求。
為贏得家長和學生的理解,進行了全面廣泛的宣傳發動,實現了家長政策知曉率100%、贊同率100%,為教育強縣整體推進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9月2日,孫集鎮中心小學已經開學兩天,在沒有開學以前,該校區原有學生400余人,自“小學集中”工作開展以后,周邊小學合并至孫集鎮中心小學,現已有學生1600多人。據孫集鎮中心小學校長王長龍介紹,小學北側的原孫集鎮中學“初中進城”實施后,已將該校交付給孫集鎮中心小學使用,以便容納更多的學生,改善教學環境。此外,為保障小學6年級學生的學習,學校還新建4層宿舍樓,由老師擔任宿舍管理員,負責住宿學生日常管理。今年開學以來,孫集鎮中心小學還增加了8輛校車,解決了1600多名學生的上下學接送問題。
“校車工作開展以前,學校門口有許多的學生家長在接送學生,現在學生放學由校車接送后,學校門前道路也通暢了,家長也放心。”正在進行校車秩序維護的值班教師王恩靈對記者說道。
按照“區域統籌、師隨生走、人崗相適、競爭擇優、公開公正”的原則,順利完成師資調配,安排239名教師轉崗至幼兒園,通過人才回調、公費師范生聘用、事業編制教師招聘等多種途徑補充教師510人,保證了布局調整后的師資力量。
完善機制搭平臺,教育活力大大增強
硬件條件具備后,商河縣著力構建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甘于奉獻、充滿活力的高素質教師隊伍,樹立爭做名師、爭創名校、鑄就名牌的發展理念,聚焦引才、用才、育才等關鍵環節,多方面提升教師能力素質。
構建良好競爭機制。實行公開競聘上崗,成功聘任了一批德才兼備的優秀校長、園長。開展辦學水平督導評估,形成人人比干勁、比實績、比貢獻的良好局面。
實施教師全員培訓。走出去、請進來,全面開展中小學教師“面對面”培訓工作,積極選派教師參加國家及省市骨干教師培訓,三年來參加培訓教師人數達8000人次。
構建教師成長平臺。實施商河名師、學科帶頭人培養工程,積極開展青年教師素質大賽,使全體教師都擁有一個展現才華、磨練提升的舞臺。
改革創新提成效,教育發展呈現新氣象
經過全縣上下的不懈努力,破解了一系列事關教育長遠發展的重大難題,商河教育加快發展的思路愈發清晰,改革創新的活力更加強勁,尊師重教的氛圍更加濃厚。
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逐步擴大。新增城區中小學學位12000個、幼兒學位3600個,為內涵發展、質量提升奠定扎實基礎;山東工程職業技術大學投入使用,實現了高等教育零的突破。
學校特色品牌更加響亮。堅持“一校一特色”,涌現出一批特色鮮明的品牌學校。如孫集小學的足球項目,懷仁小學的非遺進校園,韓廟小學的鼓子秧歌等都獲得一致好評。
教育教學成績穩步提升。高考一本上線連續三年突破“千人”大關,高中辦學質量保持在全市上游位次。中考成績取得歷史性突破,過建檔線人數連續兩年提高。
1、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校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rxwzzj.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校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master@xiaoche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