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福建省教育廳
作者:網絡
為認真學習貫徹中央和我省領導干部社會管理及其創新專題研討班精神,不斷加強和創新我省中小學、幼兒園(以下簡稱學校)的安全管理工作,提高學校安全管理的科學化水平,促進校園和諧,為我省教育改革發展創造良好環境。特制定如下實施意見。
一、提高思想認識,強化組織領導,提供加強和創新學校安全管理組織保障
1.加強和創新學校安全管理,關系著青少年的健康成長,關系千家萬戶的切身利益,關系校園及社會的和諧穩定,責任極其重大。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切實提高認識,增強加強和創新學校安全管理的責任感緊迫性。要以社會管理創新為契機,以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為宗旨,以解決學校安全管理的突出問題為突破口,以體制機制方法創新為動力,積極構建符合時代特征、符合青少年成長規律和教育教學規律的學校安全管理體系。要認真遵循“以人為本、服務為先;多方參與、共同治理;關口前移、源頭治理;統籌兼顧、協商協調;依法管理、綜合施策”的管理原則,努力增強學校安全管理的時代性和實效性。
2. 加強和創新學校安全管理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必須加強領導,凝聚力量,整合資源,完善機制,提供保障。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明確專門機構和專職人員加強對學校安全管理工作的指導、檢查,制定學校安全管理工作考核目標,將其納入教育督導評估;積極協調地方財政,加大對學校安全管理工作的投入力度,認真履行學校及周邊治安綜合治理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的職責,推動各有關部門共同維護學校及周邊的治安秩序;學校要進一步強化安全管理職責,建立健全學校安全管理機構,調整充實學校內部保衛力量,配備一定數量的專、兼職保衛人員,落實安全專項工作經費,保證學校安全管理工作順利進行。
3.學校要進一步完善師生員工參與學校安全管理的工作機制,創新學校安全管理的方式方法,建立學校安全工作管理委員會,學生宿舍管理與服務委員會,學生食堂管理委員會等組織,保障學生參與學校安全管理的權利,充分發揮師生員工在學校安全管理工作中的主人翁作用,教育和引導師生融入學校的中心工作,提高他們管理學校安全工作的能力。
二、明確目標任務,落實工作責任,形成加強和創新學校安全管理工作體系
4.明確學校安全管理的主要內容。根據教育部《中小學幼兒園安全管理辦法》規定,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積極構建學校安全工作保障體系,全面落實安全工作責任和事故責任追究制,保障學校安全工作規范、有序進行;健全學校安全預警機制,制定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完善事故預防措施,及時排除安全隱患,不斷提高學校安全工作管理水平;建立校園周邊整治協調工作機制,維護校園及周邊環境安全;加強安全宣傳教育培訓,提高師生安全意識和防護能力;事故發生后啟動應急預案,對傷亡人員實施救治和責任追究。
5.明確學校安全管理的工作目標。各級教育部門和學校要著力圍繞確保師生和校園安全的各項規章制度及機構進一步健全完善;學校安全管理工作責任制全面落實;校園安全設施達到國家有關規定要求;廣大師生的法制觀念、安全防范意識牢固樹立;自救自護知識普及并熟練掌握;師生良好的道德風尚、和諧的人際關系普遍形成;校園安全事故的發生得到遏制或發生的次數明顯減少;重大安全責任事故得到杜絕,把學校打造成學生喜歡、家長放心、社會滿意的平安、健康、文明、和諧的校園的目標任務,全面加強和創新學校安全管理工作。
6.學校安全管理工作實行“屬地管理、分級負責”,“誰主管、誰負責”,“誰主辦、誰負責”的目標管理責任體系。各設區市教育局負責指導、監督下級教育行政部門和所屬學校的安全管理;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負責指導、監督所屬學校和轄區幼兒園的安全工作;各職業學校、中專學校等由其主管部門負責安全監管;各民辦學校由其主辦者負責安全管理,審批部門負責指導和監督。
7.學校安全管理實行“一把手”負責制。各級教育行政部門主要領導和校(園)長是學校安全管理的第一責任人,對學校安全管理負總責,分管領導和分管校長及主管部門負責人是學校安全管理的具體責任人,其他領導及其分管業務機構負責人按照“一崗雙責”規定為直接責任人,在校園內實行崗位責任制,確定牽頭機構,落實崗位職責,定人、定崗、定責,建立本單位、本部門安全管理工作體系和責任體系。
8. 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把學校安全管理納入學校目標管理范疇,制定目標管理細則,每年初簽訂學校安全穩定目標管理責任書,半年組織檢查,年終組織考評;學校在每學期開學后,要根據新的安全管理形勢和要求,逐級逐班簽訂安全管理責任書,逐崗逐人落實安全管理工作責任,及時明確和充實各個崗位安全管理工作責任的目標和內容,確保學校每個崗位的安全責任能時時分解落實到人、落實到每項工作、每個環節。
三、突出工作重點,創新管理舉措,提高加強和創新學校安全管理科學化水平
9.深化平安校園創建活動。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把以人為本作為加強和創新學校安全管理的出發點,進一步鞏固和擴大專項整治“百日行動”成果,深入開展專項整治“百日行動”回頭看;著眼建立長效機制,認真研究制定“平安先行學校”創建舉措。各縣(市、區)每年“平安先行學校”創建合格率要達到30%以上,2013年要達到100%。要以“平安先行學校”創建為載體,推動加強和創新學校安全管理工作上水平、上臺階。
10.加強學校安全管理制度建設。學校要依據有關法律法規,建立健全各項安全管理制度。即安全工作責任書制度、安全工作會議制度、門衛管理制度、保安員管理制度、來客登記和保衛制度、校內安全定期檢查制度、治安巡邏制度、學生出入證制度、安全崗位責任制度、集體活動安全管理制度、食品衛生安全管理制度、領導和班主任查寢制度、實驗室管理制度、學生宿舍安全管理制度、學生接送和路隊護送制度、危爆物品清查和管制刀具清繳制度、學生請銷假制度、家校聯系溝通制度、預防擁擠踩踏制度、安全教育制度、安全檢查督辦制度、防火防盜防爆制度、突發事件應急處置預案、安全信息報送制度、安全事故責任追究制度等。
11.加強學校內部安全管理。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切實加強和創新學校安全管理體制機制建設,真正建立起人防、物防、技防、協防“四位一體”的防控體系。要加大技防設施投入,逐步提高技防建設標準,校門口、圍墻、樓道、操場等重要部位要安裝監控;學校要落實每日值班制度,安排一定數量的教職員工擔任治安員,參與校園內部安全管理和治安執勤;建立課間教師巡視制度,及時發現和制止學生糾紛、違紀等問題;嚴格實行外來人員、車輛登記制度,內部人員、車輛出入證制度,小學、幼兒園家長接送制度,家長接送孩子未經批準不得進入校園內;加強對教職工、聘用人員、臨時用工人員的資格審查,嚴把人員入口關,對不符合任職資格條件的人員要堅決調離教師崗位,對不符合條件的學校其他工作人員要及時調離或辭退,防范和避免內部人員發生侵害學生的事件。
12.加強校安工程工地管理。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大對存在安全隱患校舍的清拆、改造力度,新建、改建和擴建校舍要嚴格執行省(市、縣、區)土地利用規劃和建設規劃,選址要由專業部門進行災害風險評估,避免在災害高危地區新建校舍;校舍建筑要嚴格執行國家防災減災標準,全面加強校舍工程建設質量安全的監督管理,提高校舍的抗災能力;在建校舍的建筑工地應嚴格隔離工地和學生活動場所,確實無法隔離的,要加強保安配備和值守,嚴格人員出入,防止社會閑散人員和不法分子通過工地進入校園制造事端。
13.加強學校消防安全管理。學校要按照《全國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消防技術要求》,改善學校消防基礎設施建設,配齊消防栓、滅火器等消防設施。校園內電網、煤氣管道及電器、煤氣設備等基礎設施要符合國家有關安全標準,消防器材應定期檢查、更換;定期或不定期開展消防安全隱患排查整改活動,對重大火災隱患,實行掛牌督辦,落實整改責任人、整改期限和具體措施,對不具備消防條件可能發生火災事故的,要責令停止使用;建立嚴禁學生違規使用電器的制度,并定期檢查通報,堅決杜絕出現因違規使用電器等引發校園火災事故。
14.加強學校樓道安全管理。學校要經常對樓道、樓梯、扶手和樓梯間照明設施進行專項檢查,損壞的照明設備要及時更換,上下樓通道數量和樓梯寬度不能完全適合學生人數要求的,要增加和新建通道,過道欄桿高度要符合安全標準;要及時清理樓道、樓梯間的堆集物,確保樓道、樓梯通暢;對學生上操、集合等上下樓梯,要有統一的安全要求;學生放學要適當錯開時間,寄宿生晚自習后,樓道要有專人指揮,并保證照明設施,防止樓梯間發生擁擠踩踏事故。
15.加強校車安全管理。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認真貫徹落實省未保委、省教育廳《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幼兒園校車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拉網式地對每一所學校、每一輛校車,特別是民辦學校自備的、租用的運送學生上下學的車輛安全運行情況進行全面摸排,登記造冊,“一車一檔”建立臺賬,做到底數清,情況明,基礎實;加強對校車安全技術檢驗和校車駕駛員的安全教育,對安全機件不符合技術要求的校車要立即整修,對不符合要求的校車駕駛員要堅決予以辭退;嚴禁租用個人車輛或無牌無證、不符合安全技術標準的車輛接送學生;學校組織春、秋游等需要學生集體乘車外出活動的,要嚴格執行報批手續,且必須租用專業交通運輸部門安全性能可靠的客車;各級教育部門要督促指導有校車的學校按規定安裝GPS安全服務系統,主動接受道路交通動態監管。
16.加強學生宿舍安全管理。認真落實《福建省教育廳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宿舍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切實做好學生宿舍安全管理工作,合理配備專門的生活管理教師;明確生管教師工作職責,生管教師必須在學生宿舍居住,嚴格落實夜間值班、巡查、住宿生請假登記、晚點名和查鋪制度;定期排查學生宿舍安全隱患,建立“一樓一層一室”安全臺賬管理制度;健全和完善學生宿舍安全應急預案,認真開展寄宿生安全教育和應急演練活動。
17.加強學校食品衛生安全管理。學校應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傳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規,加強對校內食堂、小賣部食品安全的檢查和監督,堅決杜絕出現地溝油等食品安全問題;建立健全學校食品安全管理和食堂進食日志及票據檔案制度;進一步規范校內商業網點,加強對商家資質的審核,建立信用檔案,對信用不好的商家應立即終止合同、堅決清理;隨時掌握當地流行性疾病、食源性疾病和飲用水污染的情況,采取切實有效的預防措施,杜絕流行性疾病和中毒事故的發生。
18.加強教學安全管理。學校應嚴格按照教學規范和安全要求組織開展教學和學校集體活動,有效預防教學活動中各種器械、物品和藥品對學生可能造成的傷害;組織學生郊游、開展社會實踐、冬(夏)令營、學生運動會、文藝會演等集體活動時,要規范管理,按活動范圍和活動規模,制定活動方案和安全預案;嚴禁組織中小學生參加與教育教學無關的商業性活動。
19.加強有毒有害物品安全管理。學校要加強對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危險物品的管理。危險物品的采購應實行專人負責,嚴格按規定入庫保管;教學、科研、生產中領取使用危險物品應建立嚴格規范的管理制度;教學使用危險物品應由實驗室相關人員領取,在教師指導下分給學生使用;嚴格落實實驗室操作規程,教育學生按程序實驗操作;不準組織學生參加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或其他有損學生身心健康的活動;不準使用未達到安全標準的實驗室、設備及廠房;嚴禁組織師生到礦廠等場所參加任何活動。
20.加強學校網絡安全管理。學校應建立嚴格的校園網絡安全管理制度,校園網要能有效防范反動、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能防止不法分子利用學校網絡管理漏洞自動轉發不法郵件或進行其他破壞信息安全的非法活動;嚴禁任何單位和個人利用校園網從事危害國家安全、泄露國家機密的活動;嚴禁從網上查閱、復制和傳播有礙政治穩定、社會安定和黃色的低級庸俗信息。
四、強化安全教育,注重安全培訓,打牢加強和創新學校安全管理思想基礎
21. 學校要以《中小學公共安全教育指導綱要》為指導,加強安全教育內容創新,建立科學、系統的安全教育課程體系。要按學年和季節制訂年度安全教育和培訓計劃,確定各階段和各年級的安全教育重點,并納入學校學期正常教學計劃和工作安排;各級教研部門和學校要加強對安全課程設置和教學的研究及指導,根據課程計劃安排開設專題教研活動,保證任課教師的課前培訓。
22. 學校安全教育內容主要包括:國家和地方的有關法律、法規,學校的各項管理制度、突發事件應對、預防溺水、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疾病防控、個人防護、緊急避險和各種應急預案演練等,使師生員工熟知安全知識,知曉自我防護,培養安全文明規范的行為習慣。
23. 學校要根據學生年齡特點、認知能力和法律行為能力,以及地域、環境、季節的特點,充分利用每年的“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和“福建省學校安全教育周”以及“119”消防宣傳日、“5.12”防震減災日等活動時機,對學生進行防地震、防雷電、防溺水、防汛、防火、防毒、防爆、防輻射、防污染及用水用電等方面的安全知識教育,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24.學校要加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隊伍建設,按師生1:1000配備心理健康輔導教師;不斷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對有心理疾患的學生要及時進行心理疏導,教育學生珍愛生命、珍愛健康,幫助學生克服心理壓力和心理障礙,保持健康的心理狀態,防止和減少學生因心理疾病而發生他傷、自傷、自殘事故,把安全事故消除在萌芽狀態。
25.學校要重視加強學生思想品德和法制教育,認真開展“禁止管制刀具進校園”活動,加強與學生家長聯系與溝通,爭取家長的支持與配合;教育學生嚴禁攜帶管制刀具,講清攜帶管制刀具的危害性,及時發現并清繳學生攜帶的管制刀具及其它兇器,杜絕學生將管制刀具帶入校園,堅決遏制學生在校期間發生傷害事故;學校食堂要有廚房刀具管制措施,嚴格廚房刀具管理;充分發揮法制副校長的作用,每位法制副校長和法制輔導員應當協助學校檢查落實安全制度和安全事故處理,每學期要組織學生開展一次以上的法制、治安防范、交通和消防等法制安全專題教育活動。
26.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認真貫徹落實《福建省“校園安全”專題培訓計劃》,及時制定符合本地本校實際的校園安全培訓措施,全面加強對各級各類安全骨干的能力培養。各設區市教育局重點抓好各縣(市、區)教育局分管領導、未保辦(安辦)主任及市屬校(園)長的培訓;縣(市、區)教育局或學校主要負責培訓學校專職安全保衛干部;同時,學校還要通過多種途徑和方法,組織教職員工開展安全知識培訓和應急疏散演練,使他們熟悉安全規章、掌握安全救護常識,學會指導學生預防事故、自救、逃生和緊急避險的方法和手段。
五、狠抓安全排查,加大隱患整改,落實加強和創新學校安全管理工作責任
27.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認真落實學校安全隱患排查制度,每學期對學校安全隱患排查要不少于2次;學校要按照“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原則,堅持安全工作周小查、月檢查,開學初和期中、期末組織詳查的集中檢查制度,及時分析學校安全現狀,查找薄弱環節和問題;根據不同季節、重點部位和特定情況組織專項檢查,確保安全排查不留死角。
28.安全隱患排查應突出教學樓、辦公樓、學生宿舍、教職工宿舍、實驗室、圖書室、食堂、體育場館、實訓基地、俱樂部、鍋爐房、廁所、圍墻(單體墻)、各種體育設施等重點場所和重要部位;同時,還要檢查學校安全管理機構、人員、制度是否健全,責任是否落實,安全設施設備是否正常運行;日常安全教育、學生監管、安全應急演練、學校門衛配備等工作是否落實到位。
29.對危及師生人身安全的重大隱患,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采取果斷措施立即整改,該停用的必須停用,該拆除的必須拆除,該警示的必須警示,嚴防失職、瀆職行為造成學校安全事故的發生。對一時不能整改到位的要明確專人負責,嚴看死守,確保師生安全;安全隱患整改要落實“誰檢查,誰簽字,誰負責”的安全隱患排查整改責任制,并認真記錄匯總存檔。
六、制定應急預案,搞好應急演練,增強師生加強和創新學校安全管理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
30.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建立統一指揮、職責明確、運轉有序、反應迅速、處置有力的應急處置體系,最大限度地降低突發安全事故的危害,保障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正常進行。
31.學校安全管理工作應急預案要按照 “先控制、后處置,救人第一、減少損失”的原則,指定專人擬制。應急預案內容包括:學校重大火災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學校重大交通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學校重大危險藥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學校工程建設、危房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學校重大特種設備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學校集體外出、大型活動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學生踩踏事故應急預案;學校外來暴力侵害事故應急預案;學校食物中毒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學校流行傳染疾病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寄宿制學生夜晚突發受侵害事故應急預案;自然災害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其他可能發生的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等。
32.學校要根據制定的校園突發事件應急預案適時開展應急演練。要把組織應急演練作為一項常規工作,針對不同學段學生的安全素養和培養要求以及各地各校的安全狀況,安排專門時間,每學期至少組織二次以上以防洪災、防地震、防火災、防擁擠踩踏等災害事故(事件)的應急預案演練活動,使師生掌握各類事故的避險、逃生、自救、自護方法。
33.學校發生重、特大安全事故,要立即啟動應急救援和處置預案,及時向“110、120、119”或學校確定的公安、救護、火警等方面的聯系人(各學校都要按照“就近、方便、暢通”原則,確定一名公安、醫院、消防等重點應急救援部門和單位的聯系人,并將其聯系電話留待急用)報告,以最快的速度,最有效的措施搶救受傷人員,盡最大努力保護師生生命財產安全,保護事故現場,維護治安秩序,提供車輛和救援物資,安撫傷亡人員家屬,防止事故進一步擴大。同時,要在第一時間履行安全事故報告職責。
七、做好信息報送,嚴肅責任追究,確保加強和創新學校安全管理有力有效
34.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福建省安全生產條例》和《福建省學校安全事故報告規定》等,切實加強學校安全事故報告管理。學校在實施教育教學活動或學校組織校外活動中,或在學校負有管理責任的校舍、場地、其他教育教學設施、生活設施內發生事故,造成學校及教職員工、學生傷亡和較大財產損失,以及雖發生在校外,但涉及學生非正常死亡和性質嚴重、影響較大的事故,要按照事故分類和責任主體及時上報。
35.學校安全事故發生后,學校主管部門、學校領導要立即到達現場,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組織搶救,防止事態擴大,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要按照《福建省學校安全事故報告規定》立即如實上報有關單位和部門,并通知受傷害學生的監護人;對于學校安全事故不得隱瞞不報、謊報或拖延不報;不得故意破壞事故現場,毀滅有關證據;學校應立即成立事故處理小組或指派專人負責事故的處理,并主動配合有關部門做好事故處理的協調工作。
36.對漏報、瞞報、大事小報并使事態擴大的,要對主要領導和責任人給予相應通報和紀律處分;對學校管理混亂存在重大安全隱患的,要進行直查直處;對限期整改而拒不改正或明知故犯的相關責任人,將依據法律法規給予相應的組織處理、紀律處分;對未按照規定履行安全教育、管理和保護職責,造成重、特大傷亡事故的,將按照《國務院關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的規定》(國務院令第302號)追究有關人員責任;公辦學校的校長以及其他直接負責人員應當給予撤職、開除處分;民辦學校或合作舉辦學校的舉辦人、安全責任人或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五年內不得從事學校管理事務,構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上一篇
淄博市接送學生車輛管理辦法
下一篇
專用小學生校車安全技術條件
1、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校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rxwzzj.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校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master@xiaoche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