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源:本站
作者:用戶投稿
中小學校車駕駛員是學生交通安全的忠實捍衛者,是中小學安全教育管理的直接參與者和實踐者,是學校井然有序、健康發展的突出貢獻者。因此,加強中小學校車駕駛員的培訓工作,是政府、學校、社區、家長和學生等相關利益主體的共同呼聲。本文力圖構建一個“雙環扣”培訓模式,以期推動中小學校車駕駛員的培訓工作。
一、“雙環扣”是構建中小學校車駕駛員培訓模式的有益嘗試
中小學校車駕駛員培訓沒有現成的模式可以遵循,套用其他職業的培訓模式又無法體現校車駕駛員培訓模式的特殊性,也可能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因此,中小學校車駕駛員培訓模式必須體現交通運輸與年輕學生的需要緊密相連的特點。①構建“雙環扣”培訓模式,主要是基于如下三方面的考慮:
(一)校車駕駛員的職業道德素質和專業技能是中小學學生交通安全的基本要求
校車駕駛員的服務對象是學校、家長和學生,其職業道德素質水平和專業技能的高低直接影響到中小學學生的生命安全。因此,對校車駕駛員進行培訓的首要任務是通過講授交通法規,駕駛技能、車輛保養與車輛檢修等知識來增強校車駕駛員的安全責任意識和業務技能,這也是“雙環扣”培訓模式最基本的一環。
(二)校車駕駛員的個人品質和人格特征是影響
中小學學生心理素質的重要因素伴隨著“集中資源辦學”政策的實施、“擇校”現象的白熱化和交通基礎設施與交通工具的日益完善,校車的普及率將越來越高。校車駕駛員在接送學生的旅途中,與學生的接觸時間和機會將日益增多,其個人品質和人格特征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心理素質。校車駕駛員的堅定、公正、愛心、理解、寬容等品質會使學生對駕駛員產生親切感、信任感和歸屬感。在良好的感情基礎上,學生會樂意傾聽并牢記駕駛員講授一些基本的交通規則,在遇到突發事件也會積極配合校車駕駛員。相反,學生對一個缺乏愛心、耐心和寬容心的校車駕駛員將始終無法產生好感,有時甚至產生強烈的抵觸和對抗心理。因此,培訓者應在培訓過程中傳授一些關于教育方法與理念、青少年兒童心理健康和成人與孩子溝通交流技巧等方面的知識。
(三)二者的有機整合和靈活運用是學校交通安全管理系統有效運行的基本保障
學校安全管理系統,特別是交通安全管理系統的運行效率與校車駕駛員的綜合素質是息息相關的。如前所述,校車駕駛員在服務中體現出的職業素養,是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的活生生的教材,同時其內心的思想品質也直接影響到學生心理的健康發展。學校交通管理部門應重視對校車駕駛員的培訓工作,充分發揮他們保障安全和育人的作用。
因此,構建中小學校車駕駛員“雙環扣”培訓模式,有利于提高校車駕駛員的專業技能和職業道德水平,有利于中小學學生心理素質的健康發展,同時也有利于學校安全管理系統的有效運行。
二、“雙環扣”培訓模式的理論基礎和要素構成
(一)理論基礎
構建“雙環扣”培訓模式要以人類發展的理論,發展心理學和教育心理學等為理論基礎。近年來,對人類發展持背景主義觀點的學者強烈呼吁,要更多關注諸多外在力量對兒童青少年發展的影響。例如,布朗芬布倫納(Bronfenbrenner)在其生態系統理論中就談
到了多層環境是如何影響兒童青少年發展的,并強調發展個體嵌套于相互影響的一系列環境系統之中,在這些系統中,系統與個體相互作用并影響個體發展。②學校作為兒童青少年社會化的重要場所,是環境系統中至關重要的組成部分。伴隨著兒童青少年的大腦和神經系統的不斷成熟,學校及其教職人員可以通過各種形式的教學和實踐活動教給兒童青少年運用各種規格、策略和問題解決能力,來處理各種各樣的信息。發展心理學理論也強調有效的教養方式需要敏感地適應孩子,在教養實踐和兒童的獨特心理特征之間應創造一種良好的和諧,因此教職人員應持有正確的教育理念和掌握有效的教育方法。在兒童青少年學習認知方面,美國心理學家班都拉(A. Bandura)的觀察學習理論認為,人的許多社會性行為都是通過觀察學習而獲得的。兒童青少年通過觀察他人的行為,可獲得榜樣行為的符號性特征,然后將符號性特征轉化為適當的行為。由此可見,觀察學習理論對學校進行社會規范教育和培養道德品質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③學校作為學生家庭之外對其發展影響最大的正式機構,其教職工的興趣愛好、行為舉止和心理品質等對學生的心理素質培養會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同時學生通過觀察學習可獲得教職工的符號性特征,并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之中表現出來。因此,“雙環扣”培訓模式具有一定的理論基礎,它不是一座“空中樓閣”。
(二)要素構成
“雙環扣”培訓模式的基本要素構成包括培訓主體、培訓對象、培訓內容、培訓方式和培訓動力等。一般來講,培訓主體是培訓工作的施動者和影響因子,包括培訓的投資主體、管理主體、實施主體和監督考核主體。校車駕駛員培訓工作屬于公益性為主導的事業,因此政府是培訓最主要的投資主體,其他主體的投資是政府投資的重要補充;校車駕駛員培訓實行由政府教育行政管理部門統一管理,交通管理部門和學校組織實施的管理體制;而監督考核的責任主要由教管部門、交管部門和學校三方共同履行。培訓對象是各中小學學校的校車駕駛員,他們既是教育培訓的客體,又是主動學習的主體。在培訓內容上,“雙環扣”培訓模式要求培訓者將兩個要素領域交叉扣套在一起,使教育學和心理學知識有機地滲透糅合到校車駕駛員的一般培訓內容中。“雙環扣”培訓模式的“雙環”特點,不僅體現在內容上兩個要素領域相互聯系、有機結合,而且還體現在途徑上的課堂教學和實踐操作的相互配合、相互補充。課堂教學指的是培訓部門傳授有關交通安全法規、校車檢查與維護、兒童成長與發展、安全教育、青少年心理、教育基本方法與理念、突發事件處理策略等方面的知識;實踐操作則要求培訓部門派有經驗的駕駛員對參加培訓的校車駕駛員進行途中培訓,以增加校車駕駛員的實踐經驗。在具體培訓方法的選擇上,應包括考核法、學分制、專家授課和學員交流討論相結合,集中培訓和個別指導相結合等。最后,校車駕駛員培訓需要一種內在驅動力,這種驅動力一方面來自駕駛員內在素質提升對培訓的需求,另一方面來自校車駕駛員日常工作環境的變革或工作任務的挑戰。
下一篇
美國校車駕駛員立法研究
1、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校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rxwzzj.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校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master@xiaoche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