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羅斯“教育周”專為企業開辟校車展示區。圖片來源:俄羅斯教育科學部網站
俄羅斯農村地廣人稀,學校教學質量普遍偏低是該國教育領域最復雜的問題之一。從本世紀初的農村學校結構改革試驗,到2006年制定《國家優先發展規劃》,再到2010年開展“我們的新學校”中小學現代化綜合改革項目,俄羅斯在規劃和推進農村教育現代化過程中主張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在保留農村小學的基礎上,通過建立資源共享型學校、基地學校、寄宿制學校等,將農村優質教育資源集中起來。
據預測,在未來的10年中,俄羅斯農村學校會減少約40%,作為建立資源共享型學校和基地學校的配套措施,俄羅斯實施了“農村校車計劃”,以保證居住在偏遠地區的學生到具有現代教學設施和師資隊伍的學校接受教育。
政府出錢學生免費乘車
俄羅斯“農村校車計劃”規定,校車專指在確定的時間段,沿確定路線,專門接送學生上下學的車輛。學生免費乘坐校車,校車不得作為開展商業性經營活動的交通工具使用。
根據“農村校車計劃”,俄羅斯校車由聯邦政府與聯邦主體(共和國、邊疆區和州級行政區)共同投資。從2006年開始,每年從聯邦政府預算中劃撥10億盧布(1盧布約合人民幣0.2元)用于購置新車、更換舊車,與此同時聯邦主體預算需劃撥配套資金用于購置相應數量的校車。從2006年至2008年,聯邦政府預算為實施“農村校車計劃”已投入30億盧布,購置了4800輛校車,從聯邦主體預算中劃撥的配套資金共購置5000輛校車。所有在《國家優先發展規劃》框架內購置的校車都歸聯邦主體所有,由聯邦主體自主分配到各個學校。“農村校車計劃”的落實已使13.6萬以上的農村學生受益。
例如,俄羅斯韃靼斯坦共和國在2008年和俄羅斯聯邦教育科學部簽訂協議,在《國家優先發展規劃》框架內,由聯邦政府出資,韃靼斯坦共和國教育科學部共為中小學校添置了25輛校車,共和國自己出資購置了36輛校車,總投資3000萬盧布。據計算,每輛校車月均支出為4.74萬盧布。2008年,從共和國向市一級劃撥的用于維護校車的費用為每車每月3.35萬盧布,差額部分由各個市級行政管理部門籌措。
鑒于俄羅斯今后在農村地區村一級只保留小學,小學畢業以后,學生需要到外村上學,所以乘坐校車的學生數量將會增加。據韃靼斯坦共和國教育科學部2011年新學年開始時的統計,該地區共有37萬中小學生,每20人中就有1人每天坐校車往返學校。
狠抓硬件標準確保安全
校車安全也是俄羅斯社會關注的問題。2008年1月,俄羅斯斯維爾德洛夫斯克州一輛校車與一輛輕型汽車相撞,校車受到沖擊急速轉彎,玻璃破碎,導致一名17歲學生死亡,另有15名學生不同程度受傷。當時事故調查顯示,沒有遵守交通規則是導致事故發生的直接原因,而校車質量也是引起學生在事故中受傷的重要原因。
此后,俄羅斯聯邦教育科學部要求“農村校車計劃”購買的所有校車完全適應在農村地區運送學生的條件,并對購置的校車提出40多項要求,包括:校車車身必須為黃色,車上備有兩個急救藥箱,校車設計充分考慮殘疾學生的需要等。同時,購置校車須考慮具體地區的氣候特點,如北方地區配備專用汽車,以抵抗嚴寒。
事實上,早在1998年,俄羅斯就曾制定并實施《運送青少年汽車技術要求(俄羅斯國家標準)》,并于2003年和2007年對該標準進行修訂。
標準的第四部分對校車載重、乘客座位設置、座位尺寸和朝向、車門規格、安全指標等作了詳細規定。該標準還要求校車最高車速不能超過每小時60公里,最大設計速度超過每小時60公里的汽車應當配有符合國家標準的限速器。該文件附帶5個附件,對校車座位設置、學生座椅的設計、限速器的技術參數等提出了相應的建議和硬性要求。
為保證校車安全,每年新學年伊始,俄羅斯緊急情況部和俄羅斯聯邦消費者權益及公民平安保護監督局要對全國3萬多所中小學校的校舍狀況和開學準備情況進行檢查鑒定,現在校車也成為安全檢查的一項內容。
組織校車競賽擇優選用
目前,俄羅斯有5000所中小學校學生人數不足10人,因此比較適用的校車車型為小型汽車。為保證小型校車質量,2006年在《國家優先發展規劃》框架內,俄羅斯聯邦政府面向汽車生產企業組織了一場11座校車競賽。遺憾的是,當時沒有一家俄羅斯國內企業提供的校車完全符合《運送青少年汽車技術要求(俄羅斯國家標準)》。
2007年新學年開始之際,時任政府副總理梅德韋杰夫針對校車問題發表講話,指出校車必須在技術設施、舒適程度和安全方面達到相應要求。他指出:“無論多么想支持國內生產企業,我們都不能購置不符合技術標準、不能保證質量、達不到安全要求的汽車,更何況是給孩子用。”為此,俄羅斯從2007年開始購買少量外國車用作校車。
除了對校車技術的要求外,俄羅斯對于駕駛校車的司機也提出相應要求,只有至少在最近3年一直擔任客車司機的人才有資格成為校車駕駛員。在塔波夫地區,有校車的學校還需要配備一名具備相關專業知識的工作人員來負責校車安全運營工作。
對于校車行駛距離,俄羅斯曾進行專門調查:一般情況下,家長同意孩子坐車5至10公里去學校,兒童則同意坐車10至15公里。最終“農村校車計劃”決定,將學生乘坐校車的距離控制在10公里以內。為保證校車安全運營,有些地區制定并實施了“通向學校之路計劃”,修整或建設通向學校的道路以及停車場,以確保校車能夠將學生安全送達。
(作者單位: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國際比較教育研究中心)
下一篇: 日本經驗:部分偏遠地區設立校車制度
中國校車網[www.rxwzzj.com]版權及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校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rxwzzj.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中國校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master@xiaoche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