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源:沂蒙晚報
作者:網絡
23日,記者從臨沂市交警支隊了解到,自2014年11月21日,山東省公安廳部署開展“五項整治”行動以來,臨沂市共檢查校車和接送學生車輛10187輛,處罰“黑校車”484輛,扣留“黑校車”665輛,對非法接送學生的無校車營運資質的人員和車輛從嚴從重處罰。
記者了解到,“五項整治”行動主要是為預防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發生,圍繞道路交通安全隱患整治、校車整治、渣土車整治、客車、危化品運輸車、農村面包車等重點車輛的重點交通違法行為開展的專項整治行動,其中省公安廳突出“道路、校車、渣土車”,而涉及校車的主要是嚴查貨車、“黑校車”、“非專用校車”等無資質車輛非法接送學生的車輛及駕駛人員。
據了解,為保證學生的交通安全,預防道路交通事故發生,自去年11月份開始,市公安機關對全市的3156所中小學校及幼兒園進行排查,對校車和接送學生2806輛車輛,逐一建立了安全臺賬,全部納入了車輛戶籍化管理。
為防止“黑校車”、報廢車、三輪車等無資質、不符合規定的車輛接送學生,確保學生乘車安全。市公安局科學安排,組織交警、治安、特警、派出所等警種對學生上下學重點時段和中小學和幼兒園周邊區域進行嚴格檢查,并加強城區及鄉村道路的動態巡查管控,及時發現、制止、查處校車及接送學生車輛的交通違法行為。
截至目前,全市共出動警力16656人次,警車4030輛次,檢查校車和接送學生車輛10187輛,處罰484輛,扣留665輛,向縣區教育主管部門通報學校150所。
期間,民警還深入全市中小學、幼兒園,召開主題班會、家長會5600次,并配合宣傳媒體,曝光校車交通違法行為,深刻剖析乘坐“黑校車”、“非專用校車”的危害性,警示廣大學生及家長自覺抵制乘坐超員、無資質等非法接送學生車輛。向社會公布了舉報電話,充分調動廣大群眾的參與意識,初步形成了對非法接送學生車輛的監督氛圍。
“黑校車”跑在鄉村小路上
1月17日,記者跟隨市交警支隊直屬二大隊工業園中隊民警來到了蘭山區義堂鎮中小學和幼兒園周邊區域巡邏檢查。
巡邏中,民警發現在義堂鎮大芝房村里的一輛昌河面包車內,疑似坐著不少孩子,民警迅速開車跟上前去。發現警車后,昌河車司機意圖加速逃跑,可此時警車已經跟了上來,司機最終還是放棄了逃跑。
在大芝房村內的一條小路上,司機將車停了下來。經查,車上有9個孩子和1個老師,算上司機實際載客11人,而該車輛的核載人數是7人。根據相關規定,民警扣留了駕駛員高某的車輛,并將對其處以1到3萬元罰款。
“黑校車”的危害
“黑校車”存在的安全隱患、因乘坐“黑校車”釀成的慘痛事件已經無數次地見諸報端,但記者仍然認為,還是有必要再次讓大家了解一下它的危害到底有多大?
什么叫“黑校車”?“黑校車”一般屬于報廢車輛或未經有關部門批準參加運送孩子的車輛(如:無牌無證車、拼裝車、報廢車、低速載貨汽車以及農用三輪車、四輪車)。
它帶來的危害首先是,“黑校車”不受管理部門的約束,車輛不能正常參加年審、維護和檢測,車輛技術狀況得不到保障。這就已經埋下了極大的安全隱患。
其次,駕駛人通常沒有接受公安交通管理部門相關知識的培訓和考核,駕駛技術無法保障,由此不斷引發交通事故。據交警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想要駕駛校車,除車輛要獲取“校車營運許可證”外,車輛駕駛人同樣也要經過嚴格培訓后獲得“校車駕駛資質”,兩者缺一不可。
第三,由于“黑校車”無法交納承運人責任險,發生交通事故后,乘車人得不到應有的賠償,引起的糾紛無法得到相應的管理部門協調解決,乘車人利益得不到保障。
1、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校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rxwzzj.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校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master@xiaoche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