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源:荊楚網
作者: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林杉 通訊員陳克茂 祝志明) “每周和小女兒一起上學放學,既便捷又安全,放心多了!”9月20日,江夏區烏龍泉街校車司機洪章喜接受記者采訪時高興地說道。家鄉開通校車服務,他既當司機,又護送小女兒上學放學,成了名副其實的“校車爸爸”。
當天,江夏區烏龍泉街20輛小學、幼兒園校車正式投入運營,僅江夏區烏龍泉小學就有一大半學生坐上了校車,農村孩子上下學交通難題得以解決。“以前拼車上學,學生家庭每學期要花1000-1200元,學校和家里還得擔心安全問題。現在每學期只花300元,家長既省心又放心。”烏龍泉小學校長舒愛輝介紹。
學生乘坐校車并觀看教育視頻。記者 林杉 攝
據了解,烏龍泉街地處江夏區南部,轄區有23個行政村和3個社區,5所中小學、2所獨立幼兒園和3所附屬幼兒園,農村留守兒童1089人。2022年春季開學之初,江夏區烏龍泉街道辦事處、江夏區教育局貫徹落實“下基層、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實踐活動,把解決農村留守兒童上下學交通難題,擺上重要議事日程。街道、區教育局分別拿出200萬元、100萬元專款,通過招投標,采購了20輛校車用于接送留守兒童上下學,規劃了校車線路17條、停靠點131個,總里程102公里。
安全員接孩子們下車。記者 林杉 攝
“我們力爭把校車打造成素質教育移動課堂。”烏龍泉街教育總支書記蔡漢平告訴記者,目前校車已全部安裝了車載電視,通過各方融合,開發了安全教育、家庭教育、科普教育等視頻,讓學生、幼兒在乘坐校車的同時,能接受系統的素質教育,讓外出務工的廣大家長們放心、安心。“在‘雙減’背景下,我們嘗試將課后服務延伸到校車這個移動課堂,通過開發‘車本教材’和培訓隨車照管老師,彌補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缺失的短板。”
家住烏龍泉街致富村王魏灣的魏學軍,再也不用和老伴騎著老年代步電動車接送孫子。“校車的電視里講的都是一些安全常識和禮儀知識,有些我們老年人都不知道,孫子都學會了。這校車好!”
【糾錯】編輯:黃培
1、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校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rxwzzj.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校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master@xiaoche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