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源:海口晚報
作者:小木
因為接連幾起校車安全事故的發生,校車問題從去年底開始被媒體廣泛關注,加之春節后各地人大、政協會議的召開,校車也成了代表委員關注的熱門議題。不過事情真正被學生和家長關注并引起議論,還不是出事故的時候。甘肅正寧的校車交通事故發生后,大多數人看到的可能是悲慘和同情,并沒有真切地聯系到自已身上,而后幾起事故醞釀出多個城市中小學宣布校車停開的事情,讓家長們不知如何是好了。
前幾天,也就是上周,筆者所在的城市發生了一起家長騎電動車送孩子上學,因躲避正面駛來的汽車而側滑摔倒的事情。媒體的報道說,因為誘發了別的急癥導致這個從四川來海口打工的漢子撒手人寰。可能更讓人聯想到,如果有校車,這個父親就不用騎車送孩子,如果不用騎車送孩子,就不會發生這樣的意外等等。當意外不期而至,確實該想想辦法了。
因為從事的工作緣故,筆者在春節后接到了許多家長反映校車問題的電話。劉女士和老公兩人都是企業白領,海口諸多學校宣布停開校車后,經過和小區里的一些家長協商,決定幾家一起,輪流送孩子上學。這本來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問題,但隨后麻煩又來了。一位從事法律工作的朋友告訴她,這幾家應該集體簽署一份文件,如果某一個人駕駛不當,車輛發生事故而使得孩子出現意外該怎么辦?這讓人犯了難,本來這個輪流上崗就有互相幫忙的意思,要出現問題了,還真的不好腆著臉向別人討個說法。這個臨時的互助協作體無奈散伙。
這讓筆者想起小時候上學的情景,當時都是在自已的村辦學校里上小學,中學時才會到鎮上,雖然各村也有教學質量上的差異,但小朋友們成群結隊一起上下學,一起在路上打鬧的場景更是這一生的記憶。這些學校后來因為提升教學質量的“撤、并、遷”而消失,隨后一方面農村興起了大量的“馬車校車”、“三輪車校車”、“拖拉機校車”,另一方面學校寄宿的情況也出現了。這一制度“創造性”地把本該這個年齡段孩子需要的,大多數由家庭教育承擔的生活技能、親情感悟等本能剝奪了,并額外讓學校承擔了大量本該由家長承擔的養成教育任務。
現在各地都在為是否購買達標校車而爭論、為是否成立校車專營公司而考察,筆者沒有參加過任何類似的調研,但從個人所理解出發,上學路上的問題是一輛“大鼻子”校車就能解決的?有了達標的校車,還要有心理素質等各方面都達標的司機,還要有各方面都達標的路況,不是政府配備了足夠的達標校車,上學路難上的問題就解決了,也不是這些硬件配置都全面了,就不會發生事故。
從目前解決校車問題的思路看,我們更多出于城市思維。比如,《校車安全條例》給予校車特殊路權,就是典型的城市思維。把城市學校校車作為治理校車問題的重點,會把大家的精力導向無謂的爭議中。《義務教育法》就近入學的背后,透露出的情感和理智應當更為政府和家長所理解并吃透,強化教學隊伍、恢復教學點甚至村小建設,提高偏遠地區教師待遇,實現教育均衡發展才是根本。
上一篇
校車不是誰的奶酪
下一篇
國產專用校車要形似 更要神似
1、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校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rxwzzj.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校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master@xiaoche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