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源:汽車商報
作者:未知
我們從不久前發布的《校車安全條例 (征求意見稿)》中看到,國家要求輕型校車發動機須前置、必須設置車頭碰撞安全結構(即大鼻子)。因此,大鼻子一度業內及社會預測為校車的標準車型。2012年2月15日至18日,首屆中國校車發展研討會暨國際校車展覽會在國家會議中心舉行。20余家本土客車制造商參加展出,他們拿出的大部分校車都是長鼻子校車。
對于這種局面,清華大學教授、中國汽車碰撞安全研究帶頭人黃世霖表示:“在校車問題上,要求輕型校車發動機必須前置,要求要有長鼻子,這是歷史的倒退”。
“歷史倒退”
2月20日,清華汽車安全碰撞實驗室,黃世霖告訴記者,汽車曾經是很昂貴的物品,人們總是怕撞壞了車,就給它的前面加上很硬的保險杠,以此確保自己的車撞不壞。上世紀50年代的卡車,像東風和解放都是大鼻子。那時候,發動機比較笨重,只能放在前面?,F在還要求有這樣一個鼻子就很荒唐了。
黃教授介紹說,隨著汽車安全技術的進步,人們意識到,在發生碰撞過程中,汽車、座椅、乘員都要承受一定程度的減速度,車內乘員的安全保護才是最重要的。硬質的保險杠也變成軟的、塑料的,這樣就能防止發生劇烈碰撞時車內乘員在巨大的減速度下沖出安全帶的約束,受到沖擊和傷害。也就是說,科學的汽車安全理念已經進步到先保護乘員、保護行人,最后才是保護汽車。“要求輕型客車安裝大鼻子,這是歷史的倒退。”黃世霖說。
“現在是鬧笑話的前期。”談起校車安全的話題,這位年長的老人依然有著年輕人的干勁兒,“我們很想做一些試驗,研究輕型校車的一些數據,特別是在二次碰撞中乘員的保護。校車中坐的都是小孩,跟大人是不一樣的。大人做過試驗,小孩沒做過試驗。之前的整車正撞、側撞法規都是我們清華參與制定的,那些法規是在我們做了大量的試驗,取得了很多數據之后達成的,并且在實行一段時間后再經修訂。所以這里面沒有太多笑話。而目前關于校車的試驗還沒有人做。我們要做一些事情,別讓國外人笑話我們中國人怎么會把校車搞成這樣。”
輕客企業缺席
為了取得一手的實驗數據,清華大學碰撞試驗室從“征求意見稿”出臺之后就積極地爭取和一些有實力的整車廠聯手進行試驗。“作為一個學校來講,我們并沒有雄厚的資金和實力去搞碰撞試驗。但是我們從技術上是完全可以保證的。我們正在爭取為校車安全做一個系統性的研發工作。甚至希望做一些大車的碰撞研究,為大中型校車碰撞標準做一些試驗探索,”清華大學碰撞試驗室的楊欣博士告訴記者,“我們希望通過實驗證明,輕客沒有大鼻子也同樣可以很安全。”
然而,相比起清華的積極奔走,受到“征求意見稿”影響最大的輕客企業卻一致保持沉默。校車展覽會上,參展的都是目前大中型客車的制造商,所展出的校車也幾乎全部是大中型校車,幾乎在每個展位上都能看到“長鼻子”校車的身影。令記者和不少有購車意向的顧客們感到驚訝的是,輕型客車的生產廠家竟集體“缺席”。
對于輕型客車的缺席,一位參展的廠商告訴記者,按照現在的“征求意見稿”中的規定,幾乎沒有幾個輕型客車企業的產品符合要求。他說:“現在很多輕客企業對法規本身的內容已經完全不在乎了,到時候出臺什么標準就按照什么標準生產唄。”據記者的走訪,參展企業中,持此種觀望態度的人不在少數。
對此,黃世霖教授認為,企業生產幾臺樣車沒問題,但是真正的批量生產是需要一套復雜的程序,不可能一蹴而就。“目前有個別企業的輕型客車發動機是前置的,對于這樣的企業,可能很快就能推出符合國家安全標準的校車,但是對于發動機中置的輕型客車生產企業,如果想把發動機向前移動,這個開發周期可能需要一兩年的時間。也就是說,他們將喪失市場先機。”
來自山東某縣教育局的一名采購人員告訴記者:“輕型客車,比如華晨金杯等產品都是年產幾萬輛的,無論安全還是生產體系都很完善,我們希望能采購這種校車,但很遺憾,這類產品加上一個長鼻子需要很長時間。”
“應該很快就會修訂”
“校車是一個社會綜合問題,首先是要滿足社會需要。當前中國的實際情況是輕型校車更受關注,推廣度更高,新國標不能把輕型校車排除在外。”黃世霖教授告訴記者,制定一個好的校車標準,第一個關鍵點是要做到乘員空間的保持,第二個關鍵就是在二次碰撞中乘員的保護。對于輕型客車,早在1999年10月28日,原國家機械工業局就發布了CMVDR294《關于正面碰撞乘員保護的設計規則》,其中規定5米至6米之間的輕型客車,即M1類車輛都要通過國家正面碰撞標準。也就是說,輕客這種類型,相比大鼻子校車擁有更成熟的安全標準。
“有些規定令人哭笑不得。輕型客車的發動機都是鋁合金的,十分輕巧,都是安裝在車的中間位置,現在要求它前置,非要往外拉出去一點,這樣的做法在沒有試驗支持的情況下,會導致很多技術和安全問題。這種規定是排他性的。”黃世霖表示。
曾經多次參與安全法規制定的黃世霖教授回想起之前參與制定汽車安全法規的過程感慨道:“在以前我們參加的標準起草過程中,有企業參加,有學校參加,有科研機構參加,參加單位的面比較廣,也能夠得到比較廣面的支持。經過多輪逐字逐句的討論才能定下來。整體來說,以前一些標準的制定做得還是不錯的。能夠充分聽取各個方面的意見。”
黃教授也坦言,近些年中國的汽車安全法規進步還是很大的。這體現在一方面中國目前已經制定出了比較完善的汽車安全法規,另一方面全國建立起很多的碰撞試驗室,大的整車廠和一些零部件的生產廠都有自己的碰撞試驗室。從整體上看,中國的汽車安全提升很大,企業的自主研發能力提升很快。但遺憾的是,現在企業和研究單位的合作相比以往越來越少了。
“中國的汽車安全法規剛剛起步,從2000年開始才陸續制定了一些。而且按照相關規定,這些標準每五年修訂一次。這次標準的制定有些倉促,應該很快就會面臨修訂。”曾多次參與國家汽車安全法規的張金換教授預計。
1、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校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rxwzzj.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校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master@xiaoche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