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源: 東方網
作者:未知
今年兩會前夕,《小撒探會》節目組在云南省保山瀘水縣古登鄉的馬跨底小學采訪中得知,這里200多孩子擠在狹小破舊的校舍里,校舍是上個世紀50年代蓋的,已是必須拆除的D級危房,這種情況在貧困山區的學校里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如何讓孩子們早日告別危房,社會公益力量對此能做些什么?剛以105億美元身家成“中國內地首富”的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全國人大代表宗慶后接受《小撒探會》記者撒貝寧獨家專訪,對如何提高山區教育質量發表了他的看法。
撤點并校才能有正規教育
宗慶后告訴《小撒探會》記者撒貝寧,在跑市場的時候他注意到,貧困山區的居住點很分散、學生數很少。“山區里一個學校十幾個學生,只有一個老師從一年級教到六年級,算術、語文、唱歌都一個人教,我感覺這種情況下教育可能不一定得有很好的水準,老師實際上等于是幫著管管孩子”。
2001年起,國家為了優化農村教育資源配置,摒棄“村村辦學”的方式,對臨近的學校進行資源合并。宗慶后認為,“撤點并校” 是一個好政策,可以讓學生在比較正規的學校接收到相對正規的教育。
對于撤點并校后出現的孩子上學不便等問題,宗慶后認為這些現象現在主要殘留在貧困地區。看到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把GDP的4%投入在教育,宗慶后表示說自己很高興,此外他認為,社會力量也應關注教育,“如果家家合起力來,可能我們的教育問題就能解決得就更好一點”。
“現在看來,更重要的還是校舍”
《小撒探會》記者撒貝寧還就貧困山區的校舍安全問題,與宗慶后代表進行了探討,對于在這個問題,宗慶后表示,娃哈哈集團本想在今年公益捐贈50輛校車,但是現在看來建校舍更重要,他承諾,娃哈哈集團會繼續和希望工程合作,盡力幫忙解決貧困地區中小學的校舍問題。
宗慶后回憶說,他在農村待了15年,感覺集體生活對孩子的培養、鍛煉是有好處的,而現在的獨生子女,如果能通過在學校里集體生活的磨煉,對今后適應社會大有裨益。因此宗慶后認為,比起校車,更應該給山區孩子們修建校舍,這能讓孩子們在較好的學習環境中學習進步,節省了浪費在上學放學路上浪費的時間,也避免了學生在路上的一些不安全因素。
應該給鄉村教師以激勵機制
談及現在基礎教育面臨的問題,宗慶后表示,因為生活條件等各方面的條件不如大城市,偏遠山區和農村地區的師資是個大問題。為此娃哈哈集團曾發起了社會招聘活動,通過補貼的方式,招募愿意到邊遠地區支教的老師。
宗慶后認為,國家應該給鄉村老師更高的待遇,給予農村小學更平均的師資分配。他建議國家培養師范院校學生的時候,應該著重招聘農村偏遠山區的生源,讓這些學生畢業后回到鄉村支教。“實際上我認為在農村,如果你做過老師在當地威望也很高的,我認為這也很有價值。”
宗慶后介紹說,在過去20年中,娃哈哈集團為基礎教育捐贈了近兩億元。今年,他的“2012幸福計劃”是:更加努力奮斗,為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2012年我想對全國貧困地區的教育,多做點貢獻。
上一篇
兩會快評:推廣校車不是唯一選擇
下一篇
增加教學點 從源頭解決校車問題
1、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校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rxwzzj.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校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master@xiaoche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