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源:現代物流報
作者:李衛衛
當前,利好政策的不斷推出讓國內校車市場一時間風光無限,但市場的繁榮卻并不能掩蓋我國校車體系中存在的諸多問題。對此,中國公路學會校車委員會副秘書長佘振清認為,如何讓校車“買得起、用得起、用得好”是目前解決國內校車安全管理問題的關鍵。而在探索和實踐的過程中,全球公認的校車體系最為完善的國家——美國,在校車管理、運營中所積累的一些經驗很值得我國加以學習和借鑒。
據了解,與美國相比,目前我國的校車管理不管是在制度建設、運營網絡還是產品品質等方面都有不小的差距。佘振清介紹說,雖然我國的校車標準基本參照美國,但由于出臺的時間較為倉促,不少技術標準都直接引用客車行業標準,造成相關技術法規體系不完善,總成的安全和檢驗標準也有待進一步細化。
同時,與美國“交通法規 產品法規”的校車政策體系相比,我國的法規體系還僅僅局限在產品的單一范疇。在佘振清看來,《校車安全條例》更像是“頂層設計”,其下還應有交通、財政、產品等一系列相關法規標準的支撐,如此才能使管理體系更加完善。“從這個意義上說,國內的校車法規體系還有相當大的改進、梳理的空間。”
此外,美國校車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已經是十分完善的產品。而我國的校車產品尚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在技術和品質方面還有不小的提升空間。“從目前看,在產品理念上,中國的校車更注重外觀,而美國的校車則注重‘實在’。最突出的表現是,為了保證安全,美國的校車封閉環往往距離較小,使得校車的窗戶較為狹小。而國內校車往往窗戶很大。這雖然從外觀看更加氣派、透亮,但也拉大了封閉環的距離,‘犧牲’了一部分安全性。”佘振清直言,對于正處在起步階段的國內校車行業來說,這種“虛榮”尤其要不得,“我們應該在產品理念上與先進看齊,否則后續的發展將會走很大的彎路。”
而且,由于美國已經成功構建起了完善的運營網絡,因而校車的運營效率很高,已成為學生上下學交通工具的主體。而在我國,校車的運營還僅僅局限在單個學校的范圍內。這種零散的運作模式很難形成獨立的校車運營網絡,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校車運營效率的提升。
對此,佘振清建議,國內在運營校車的過程中可以引入類似美國“學區”的概念,使校車成為幾個學校的共享資源。這一方面可以緩解部分學校校車購置經費不足的難題,同時集約化的運作也更利于政府部門的監管。
上一篇
還孩子一條平坦安全的上學路
下一篇
合肥市學前教育現狀及思考
1、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校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rxwzzj.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校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master@xiaoche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