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源:南方都市報
作者:張立璞 梁艷燕
題外話:使用校車的大多是民辦校。貴族學校不差錢,差錢的是民工子弟學校,但這些學校似乎又不是財政資助的對象。
那么,校車補貼可能發給哪些不需要的公立學校。如此,還不如讓外來工子弟就近直接上公立學校,不需要校車接送了,或者發展公共交通,方便外來工子弟上學。
完善校車還是發展公共交通?
有家長認為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應合理設置教育資源。
《校車安全條例(草案)》(征求意見稿)第一章第三條規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采取措施發展公共交通,合理規劃、設置公共交通線路和站點,為需要乘車上下學的學生提供方便。目前,廣州市區內的校車多集中服務于民辦學校及幼兒園等機構,因此乘坐校車的對象也大都為就讀這些學校及幼兒園的農民工子女。那么鼓勵發展公共交通為需要乘車上下學的學生服務。是否符合目前廣州市相關學校、家庭的真實需求呢?
“關鍵是管理到位”
家住白云區三元里附近的曾女士來自貴州,有一個孩子正在讀小學六年級。就小學生是否該坐校車這個問題,曾女士表示,校車和公交車相比,首選還是校車,在她看來“校車比較方便,不用特意走到公交車站去等車,校車也相對更安全。”其次才會選擇公交車。
在《征求意見稿》起草過程中,相關部門基本達成共識: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交通需求不等同于校車需求。這意味著更多的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只能選擇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上學。曾女士也認為,在廣州這樣的大城市,不論是校車還是公交車,只要管理到位,“無論哪一種車都是可行的,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提高司機的個人素質。”
曾女士擔憂的另一個問題是,現有使用校車的學校大都是私立學校,以盈利為目的,因此在校車的成本上可能會盡量降低,國家應該盡快出臺相關校車安全標準并監督大標。
“一個政策不可能適合所有地區”
與上述曾女士觀點相似,市民阿海則認為,政府目前提倡的優先發展公共交通的方式,實則沒有可操作性,“學生上學時間一點都不能耽擱的”,最多有所讓步的條件是“可以由公交部門在特定時間專門發校車,其余時間用作普通公交不浪費”,而期間產生的費用則由公交部門、學校、財政共同協商一個費用擔負比例。
阿海表示,無論是校車的使用還是搭建公共交通,“現在的管理基本上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思路”,更為關鍵問題在于學校的分布、教育資源的平均和平衡。“每個片區,學校不能太少,與其發展交通,還不如適當多建一兩所學校”。阿海說,所有問題應根據各地、各校的實際情況解決,這么大個國家,弄一個政策,勢必不可能適合所有地區,“應該根據實際情況來搞,宇宙飛船都能弄上天,沒道理一個校車問題解決不了。”
下一篇
校車準入規則卡住八成客車企業
1、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校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rxwzzj.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校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master@xiaoche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