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未知
5月2日,工信部網站公布的《專用校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規則》(征求意見稿)提出,專用校車生產企業的生產資質有效期為3年,需延續生產資質的企業應在有效期屆滿前6個月提出申請。
征求意見稿中指出,申請專用校車生產企業準入的,應具有《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內整車類客車或改裝類客車生產資質,且應具備一定的規模和必要的生產能力和條件,并有同類客車的生產業績,還要具有產品銷售和售后服務能力。
事實上,我們看到,一系列政策組合拳,正在積極推動我國校車市場邁向規范發展。今年4月初發布的新版專用校車安全強制性國家標準5月1日起正式實施。在這兩項新國標公布之前,備受關注的《校車安全管理條例》于3月28日由國務院第197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并公布實施。
從政策的指向性來看,《校車安全管理條例》對學校、校車服務提供者、家長及交管部門的責任作了規定,但只有各條款繼續細化,才能將校車安全管理落到實處。它是校車生產、采購和運營的法規依據。
之后國家標準委發布的《專用校車安全技術條件》,是對校車產品的技術指標做出相關要求,符合要求的校車才能銷售。公布的專用校車安全國家標準,包括《專用校車安全技術條件》和《專用校車學生座椅系統及其車輛固定件的強度》兩項強制性國家標準,明確了專用校車及座椅系統的各項技術指標和試驗方法,充分考慮了專用校車的設計、生產、使用等各階段的特點,更加注重車輛的安全性能、更加注重車輛配置的人性化、更加注重車輛安全管理的可操作性。
此次工信部公布的《專用校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規則》(征求意見稿),則對進入校車生產領域的企業設定進入門檻,在企業資質、研發生產能力、品質保障能力、產品的營銷和售后服務能力等六個方面,提出了33個準入要求。
一系列政策組合推出,銜接緊密,表明由于校車產品的特殊性,同時對于未來十年百萬輛市場規模的初步估算,國家對于推進校車的規范化發展,態度明確。
各相關企業對政策的接收和反應也非常積極。在近日舉行的北京國際車展上,我們注意到,校車成為很多汽車生產企業戰略發展的一項重要內容。海格、上海申沃、東風客車、南京依維柯等一些客車生產企業展示了旗下的專用校車系列。車展展出的十多種校車車型在細節方面存在較大的差異,報價也在20萬至50萬元不等。
有關專家分析認為,美國的校車規模能達到60萬輛左右,但是專業的校車生產企業只有四五家。中國目前校車行業雖然前景看好,但是必須加強產業集中度。
采訪中,相關企業也認為,目前我國商用車市場已經形成了相對穩定的競爭態勢,但未來校車市場的競爭將更加激烈。本土的校車生產企業,正在快速建立品牌認知度,在細分市場建立優勢競爭地位,并以此作為基礎,逐步打造自身在技術、售后服務和品牌的競爭力,他們認為:“只要以某些細分市場為突破口,還是能夠有所作為的。”
而對于中國校車市場的前景,更多成熟的跨國企業也看到了成長的機遇。納威司達全球客車集團總裁、IC校車總裁約翰·麥金尼認為,未來中國校車市場的容量,每年將在3萬至8萬輛之間。
納威司達與江淮汽車(6.81,0.05,0.74%)在北京車展期間簽署了非約束性意向書,通過該協議,納威司達將與江淮汽車在校車領域開展多項合作,包括可能向中國進口IC Bus品牌的校車,以及設計、開發及經銷在中國制造、面向中國市場的校車。
在采訪中,納威司達還為我們詳細解釋了美國和加拿大非常成熟的學生客運系統、交通法規、校車設計與制造標準、籌資機制和學生客運網絡的運營架構。隨著各項管理政策相繼到位,以及越來越多高水平競爭者的加入,我國的校車發展水平將達到一個新的高度。
上一篇
校車參展昆明“中國國際物流節”
1、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校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rxwzzj.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校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master@xiaoche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