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車安全牽動著人們的心。曾強 鄭洽 攝
甘肅正寧縣校車事故引發社會的強烈關注。廣東省不少校車存在違規超載等亂象也相繼曝光,廣東省的校車現狀到底如何?昨日,省人大常委會組織8名全國、省人大代表前往廣州市開展“校車安全保障”專題調研。
代表們對民辦學校校車的規范情況、運營管理現狀進行了詳細調研,并與校方、交警部門及教育管理部門相關負責人共同探求校車事故頻發的原因及改進管理的意見。代表們指出,各部門當前沒有形成統一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政策,以致在校車的運營和監管上仍存在很大的漏洞。代表們建議,校車應該由政府統一投資、統一管理規劃,不應讓學校來承擔營運問題。全國人大代表賀優琳表示,此次調研將討論出一套改進建議,并在明年的“兩會”中提議。
1、農村“黑校車”橫行 建議:并校要考慮孩子“上學難”
代表們首先來到位于白云區的江南明珠小學,視察校車的設備配置,并了解校車運營管理的現狀。
該校副校長李兆章介紹,學校目前擁有4輛校車,其中45座校車一臺,19座校車3輛,單次可接送學生120人次。需要校車接送的學生有280人,4輛校車一次只接送100人左右,分兩到三次接送,每天有專門老師負責管理候車學生,接送范圍為學校方圓三公里以內。而居住在三公里外的學生,學校一律不招收。從校車的硬件配置來看,該校已達到了國家規定的標準,包括配備安全帶、滅火筒、GPS定位系統等。
據記者調查了解,目前廣州市登記在冊的校車有2500余輛。省人大代表譚燕紅指出,當前因校車不規范造成的安全隱患問題,主要集中在未登記在冊的校車中。“民辦學校外來工子弟多,對校車接送有更大的需求,有不少民辦學校的校車仍使用沒有登記在冊的‘黑校車’,無人監管的狀態讓我們很擔憂。”譚燕紅說。
當前,在廣州的城鄉結合部,確實不難發現黑校車的“身影”。據白云區教育局摸查發現,目前該區仍有少數學校用私人車運送學生,一些“野雞車”在上下學時段在校門口營運。特別是在區內農村,一些公辦學校學生上學較遠,加上公交系統沒能完全覆蓋,因此一些家長就包車或購車解決學生上學交通問題。白云區教育局局長表示,這類“私人車”、“野雞車”不在監控范圍,給監管工作帶來了極大的挑戰。
全國人大代表賀優琳表示,我省校車不規范問題主要集中在農村地區。“當前在農村學校布局調整中,不少學校忽視了山區孩子上學路途遙遠這一現實。”賀優琳建議,在合并“麻雀學校”的過程中,倘若合并后的中心小學不能解決校車安全接送標準的,是否能考慮先不合并。
白云區教育局負責人回應,目前省內有不少地區在解決并校后學生“上學難”的問題,已開始采取“一校多區”的辦法,即鎮內一所中心小學管理村里的中心小學分校。而教育部門在下一步,需要加強對學生的學籍管理,要求民辦學校盡量就近招生,以此減少校車接送學生的數量。
2、超載監管存漏洞 建議:校車GPS監控交由交警中心
廣州市教育局副局長吳強曾表示,當前廣州市內校車的安全隱患,主要集中在超載問題上。從廣州市教育局反饋的不完全統計數據來看,全市1000多輛校車曾有超載行為。以市內校車最多的白云區為例,該區在3月份仍有25輛校車存在超速超載現象。
從校車的配備情況來看,登記在冊的校車均裝有監控攝像頭并設有GPS定位系統,但為何超載超速的現象依然存在?
記者了解到,廣州當前校車車內攝像頭的監控是由廣州市交通委員會屬下的公司來負責,采取錄像監控。若發現有超載超速現象,廣州市交委會將把違規情況反饋到市教育局,再由廣州市教育局反饋區教育局處理。然而,中山市早在幾年前就將校車超載監控交由交警指揮中心直接監管。“交警的執法力度比較大,廣州能否將GPS的監管交由交警管理,這樣才能更有效地監督超載超速現象。”賀優琳說。
除了監管漏洞,獎懲力度不足也引起了代表們的關注。當前,按照交警處罰方式,校車超員與其他機動車處罰方式一樣,超員在20%以內的,處罰200元計兩分。代表們認為,沒有嚴懲重治,校車超員現象恐怕難以避免。
對此,白云區對校車違規懲罰辦法得到了代表們的認可:該區率先在全市試點實行將校車違法與單位年審掛鉤:校車一次違法的,年審降一個等級;校車兩次違法的,該單位當年年審定位不合格。如連續兩年不合格,教育局將強行停止該學校招生。另外,白云區更將校車違法與民辦學校發展專項資金掛鉤。凡校車違法,取消該校當年申請民辦教育發展專項資助資格。
3、民校校車虧損嚴重 建議:校車由政府統一投資管理
在調研中,不少民辦學校對于維持校車運營都大呼“艱難”,其中的難點在于資金的緊缺。
江南明珠小學校長跟代表們算了一筆賬:學校籌資60余萬元購買新車,校車上路后,每年需要購買保險、年票、路橋費等,每年每車合共約8000元;該校校車司機為專職司機,每人每月工資2000元。如此算來,生均每日成本約為4元。校長表示,對此,學生每天交1元的校車費,剩余成本由校方承擔。
在白云區的金泉學校中(包含小學和幼兒園),在校車的運營上同樣出現嚴重的虧本問題。該校董事長殷廣斌告訴記者,目前該校小學和幼兒園合共有四臺校車,除去折舊費,每臺校車每月虧損接近9000元,因此,該校在校車的運營上,每月總共虧損約4萬元。
金泉小學校長表示,民辦學校由于少有政府的資金補貼,設備投入、教師工資等都需要辦學者來支出,“校車運營虧本自然是更大的負擔。”
賀優琳認為,校車安全隱患的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政策上的“缺失”,各部門對于校車的監管沒有形成統一的監督標準,沒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執行政策。另一方面,政府對民辦學校的投入長期不足,不少學校迫于財政壓力而選擇使用違法校車。“事實上,校車能否由政府統一投資、統一管理規劃,不由學校來承擔營運問題。”
譚燕紅則建議,政府能否將校車達標納入辦學的準入標準中,并出臺成套切實可行的監管制度,從根源上杜絕校車慘劇的再度重演。“我們此次調研就是為了能綜合各校各部門的現狀和建議,形成一套切實可行的建議方案,爭取在明年3月全國‘兩會’上聯名提議,改進當前我省在校車管理上存在的不足。”賀優琳說。
下一篇: 監管需跟上社會進步 校車問題任重道遠
中國校車網[www.rxwzzj.com]版權及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校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rxwzzj.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中國校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master@xiaoche001.com